總統賴清德今(23)日召開國家氣候變遷委員會第3次會議,並宣誓2032和2035年會更加積極的減碳新目標,同時搭配6大部門提出減碳行動計畫。不過環團認為,依照目前政府的進度難以達到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也有團體呼籲政府應從今(2025)年起天然氣零成長,甚至承諾2035年前全面淘汰燃煤電廠。
總統賴清德身兼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召集人,23日舉行第3次委員會議,宣布2032、2035年的新減碳目標,相較2005年分別減量32%±2%、以及38%±2%。
總統賴清德表示,「或許有人會覺得太少,有人會覺得太多,但是我們是負責任盤點計畫,務實提出目標。」
環境部部長彭啟明指出,「相較於亞洲鄰近國家的比較,我們是僅次於日本,當然有進步的空間,但是我們很積極跟鄰近競爭國家比較,希望我們持續在領先位置。」
賴清德強調,除了各部會「由下而上」繼續深化既有減碳計畫,行政院更要「由上而下」列管推動減碳旗艦計畫。不過環團綠色和平則呼籲,政府應該承諾今年起天然氣零成長,2030年後逐步降低天然氣占比,2032年後則使再生能源發電占比超過50%,並在2035年前全面淘汰燃煤電廠,才能避免目標跳票。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認為,「2035要減到52%才有辦法符合淨零方面的路徑,在2035年的時候,如果我們能比官方目標多找出個大概50GW左右光電的裝置量的話,那我們減碳目標就有機會多個4%以上。」
由於總統府今年度業務費預算遭立法院凍結70%,與會的12位民間委員共同連署放棄出席費用,要為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總統賴清德表示,「施委員共體時艱。」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施信民回應,「總統有決心來落實氣候變遷因應,我想我們也一樣有這樣的熱誠,不在乎有沒有相關的費用。」
賴清德也提到,接下來各級政府都要開始和各界團體、組織建立合作關係;彭啟明更透露,過年後就會舉辦公聽會,讓國人知道相關減碳機制並擴大社會參與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