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

(CSR@天下)聯合國未來峰會登場,《未來契約》、《全球數位契約》與《未來世代宣言》凸顯永續發展的哪些困境?

2024-09-19

文/黃昭勇

聯合國9月20日至23日將在紐約舉辦「未來峰會」(Summit of the Future)與「未來峰會行動日」,預計將通過以行動為導向的《未來契約》(Pact for the Future)、《全球數位契約》(Global Digital Compact)與《未來世代宣言》(Declaration on Future Generations)三項重大決議、文件。相關內容包括永續發展和發展融資、國際和平與安全,科學、技術和創新以及數位合作,青年和後代子孫以及全球治理的轉變;未來峰會行動日則將重點關注各方利害關係人的夥伴關係和行動,推動更具包容性和網路化的多邊發展。

聯合國未來峰會前夕,台大政治系教授林子倫邀請多位永續實踐家與青年,共同舉辦「解讀聯合國未來高峰會(Summit of the Future)論壇」,藉此讓更多人看見永續發展要面對的22世紀議題。

聯合國2024未來峰會有兩個目標:加快努力,履行國際間現有的永續承諾;採取具體措施應對新出現的挑戰和機遇。峰會期間通過的三項重要文件,預計可以為世界打造新的國際體系,一個為了全人類和未來世代,以及為了所有人類的現在和未來面臨的挑戰,做更好準備的新體系。

聯合國秘書長:現在的聯合國是在另一個時代和另一個世界設計的過時架構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峰會前指出,峰會成員國正處於談判未來領袖會議將要通過的三項協議最後階段:《未來契約》、《全球數位企約》和《未來世代宣言》,在談判的最後幾天,我們需要最大的企圖心,因為我們面臨的挑戰比我們解決挑戰的能力要快得多。

古特雷斯表示,激烈的衝突正在造成可怕的痛苦,深刻的地緣政治分歧正在造成危險的緊張局勢,並加上核威脅;不平等和不公正腐蝕了信任,助長了民粹主義和極端主義;歧視、厭女症和種族主義正在形成新的形式;隨著永續發展目標(SDGs)遙不可及,貧困和飢餓處於危機地位。

古特雷斯說,我們對新的生存威脅沒有有效的全球反應機制,《巴黎協定》簽署九年後,氣候危機仍在加速,人工智慧(AI)等技術正在道德和法律真空中發展。他表示,我們的機構跟不上,因為它們是為另一個時代和另一個世界設計的;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陷入了時間扭曲;國際金融架構過時且無效,「我們根本沒有能力處理一系列新出現的問題」。

古特雷斯指出,21世紀的挑戰需要21世紀解決問題的機構,未來峰會是建設更強大、更有效的多邊主義的重要一步,是一個更新和改革全球機構的機會,包括安全理事會和國際金融架構,以反映和應對今天和明天的政治和經濟現實。

他說,我們需要重新關注預防和調解衝突——不僅透過談判和預防性外交,而且透過永續發展和尊重人權為穩定創造條件。我們需要將衝突的根本原因連結起來,並認識到氣候危機是不安全的威脅倍增器。我們需要應對不斷變化的戰爭性質,並相應地更新我們的和平行動。 我們需要就減輕新技術武器化的風險達成一致。

此外,我們需要改革全球金融架構,使其與當今的全球經濟相對應,並適合應對當今的挑戰。

全球金融機構應支援發展中國家擺脫債務,投資於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行動。我們需要大幅提高多邊開發銀行的貸款能力,並改變其商業模式,以便它們能夠幫助發展中國家以負擔得起的利率獲得更多私人融資。我們需要讓政府與科技公司、學術界和民間社會一起共同努力,管理新技術(包括人工智慧)帶來的風險,並確保這些技術惠及每個人。

古特雷斯強調,聯合國處於獨特的地位,可作為主要利益相關者的平台和召集空間。隨著全球衝擊變得更加複雜和具有破壞性,我們需要自動採取行動的應急平臺,根據商定的協議,召集主要參與者。如果沒有更好的準備,我們就無法應對下一次全球大流行病或衝擊。

全面而言,我們需要加強對人權和文化多樣性的尊重。面對對婦女和女孩權利和尊嚴的再次受到攻擊,我們需要採取強有力的行動來結束歧視和基於性別的暴力,並消除將婦女排除在權力之外的障礙。

簡而言之,我們需要在今天以及和未來世代加強全球團結;更好地管理全球關注的關鍵問題;以及一個能夠應對新時代挑戰的升級的聯合國。

古特雷斯說,隨著這三份文字的談判結束,我呼籲所有政府確保它們儘可能恢復我們需要的希望和信任,以便以新的全球共識來應對我們這個時代的嚴峻挑戰。未來峰會是一個就國際合作達成深遠協議的機會,以實現一個更安全、更可持續和更公平的世界。「我呼籲成員國以遠見、勇氣、團結和妥協精神迅速採取行動,使三項協議草案越過終點線」。

林子倫:未來峰會三大文件在回應全球治理赤字問題

台大永續發展與民主治理平台、政治學系教授林子倫指出,行動日(Action Day)希望可以擴大利害關係人參與,包含會員國、私人企業、學術界、地方與區域政府、青年;將針對數位科技、和平與安全、永續與財務三大議題交換意見。

他說,聯合國會員著眼於全球面臨新冠肺炎與氣候變遷的威脅、推動科技發展與創新的風險、永續發展目標的推動進度停滯、區域戰爭的國際情勢,因應上述現象與挑戰,承諾將採取積極行動,重振多邊治理體系,促進更有效的全球合作運作方式與互信基礎,充分實踐2030永續發展目標以及聯 合國憲章的精神,以及應對當前與未來的挑戰威脅,有助於增進全人類的生活福祉。

林子倫表示,尤其是針對青年與世代議題,此次特別討論設立青年代表,回顧12年前的聯合國相關會議,對於要設立代表當時是反對的,這次則沒有明顯的反對聲音。

此外,聯合國於1945年成立,明(2025)年將是成立80周年。林子倫說,但台灣的角色一直無法參與,這與目前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大常任理事國的架構有關,這個過時的組織結構,讓世界各國在回應永續議題的挑戰上受到阻礙,這也是此次未來峰會想要處理的議題。

林子倫分析,此次峰會要通過的《未來契約》作為一份行動導向的文件,將成為改革全球治理體系,促進未來國際合作,發展多邊治理框架的基礎,藉以促進「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的實踐,以建立更安全、和平、公正、平等、包容、永續與繁榮的世界。其中包含5章節共60項行動建議。

《未來契約》架構

章節1:永續發展與融資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financing for development)
章節2:國際和平與安全(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章節3:科學、技術和創新、數位合作(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and digital cooperation)
章節4:青年與未來世代(Youth and future generations)
章節5:全球治理轉型(Transforming global governance)

全球數位契約則承諾未來將塑造數位合作和數位未來的共同願景,並解決數位信任和安全問題。在未來高峰會中,也將會通過全球數位契約。在此契約中,將針對為所有人開放、自由和安全的數位未來的共同原則,形成各界利害關係人共識,以確保「所有人的開放、自由和安全的數位未來。」

《全球數位契約》的五大目標

  1. 弭平數位落差,加速永續發展目標的進展
  2. 擴大數位經濟的包容性並讓所有人受益
  3. 促進建立尊重、保護和促進人權的包容、開放、安全的數位空間
  4. 推動負責任、公平、流通無礙的國際資料治理途徑
  5. 提升人工智慧的國際治理,造福人類

《未來世代宣言》則承諾,所有決策應保障子孫後代利益;透過辨識、管理和監測全球存在風險,並將政策和計劃的重點置於長期永續發展上。為實現這個願景並落實《未來世代宣言》,峰會前已提出未來行動的指導原則:

  1. 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充分尊重國際法,並且必定遵循聯合國憲章的目標與原則來推動;
  2. 追求並享有全體人權和基本自由,涵蓋了公民、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權,也包含受到尊重、保障以及推動的發展權,並不受差別待遇或歧視;
  3. 必須確保未來世代繁榮與永續發展的機會,包括消弭跨世代的貧窮、飢餓、不平等與不正義,並且應重視特別脆弱國家面臨的挑戰;
  4. 推動跨世代的團結,例如跨世代對話,社會融合是促進未來世代繁榮的重要基礎,須認知到家庭扮演重要的貢獻者;
  5. 必須創造乾淨、健康與永續的環境,促進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因此必須要應對氣候變遷的負面影響以及透過集體行動推動環境保護;
  6. 必須推動負責任與符合倫理使用科學、技術與創新,必須要促進開放、公平與包容性環境進行科學與技術發展、並且透過數位合作消弭國內外的科技鴻溝;
  7. 為了達成永續發展,必須確保性別平等以及婦女與女孩賦權,並且在不受歧視之下享有完整的人權與基本自由;
  8. 為了確保沒有遺落任何人,當今與未來世代的身心障礙者應享有充分與平等的參與權;
  9. 為了實現繁榮與永續的未來,必須消除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並實現種族平等以及向所有人賦權;
  10. 包容、透明、有效的多邊體系對於加強國際團結與合作、重建信任、創造一個安全、公正、永續、人類尊嚴得到保障的世界至關重要。

林子倫認為,未來峰會的三大文件是在回應全球的治理赤字,包括國際制度赤字、生態赤字、社會、信任赤字與民主赤字,對接下來的全球永續治理架構至關重要,需要有更多人關注。

趙家緯:台灣可以透過國家希望工程發展超越GDP的永續未來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則藉由聯合國未來峰會,衍生提出「國家希望工程實踐台灣未來契約」。這個命題包括台灣要如何成為聯合國的一部分?我們對聯合國了解嗎?

他說,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已滲透到大家的日常生活,國家希望工程已則成為未來四年的國家發展計劃,彼此會出現一個共同的問題「2030年以後的永續要往哪裡去?」現在新出生的孩子,就有機會看到2100年以後的世界,也就是22世紀,他們會看到一個怎麼樣的新世紀?

趙家緯說表示,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通過要以有序、公正、公平的方式加速擺脫化石燃料。但在
「未來契約」第二個版本都還沒有提到化石燃料。他期待的是,國際上對於化石燃料的使用有沒有可能比照核武不擴散原則,達到化石燃料不擴散目標,因為化石燃料的使用對17項SDG都有影響。

第三版的未來契約則寫入擺脫化石燃料,從中可以看到小島國家影響國際政策的能力,台灣如何與海島型邦交國共同推動永續,也是值得關注的議題。

此外,聯合國自2020年3月起,便啟動2025年版國民經濟會計制度(2025 SNA)的修訂工作;此
次修訂中,便將納入「福祉與永續性」新章節。

趙家緯指出,2025SNA雖強調仍聚焦於「經濟福祉」,但依據目前修訂小組規劃,包括無償家務服務的貢獻、自然資源耗竭、碳定價機制、綠色金融等議題,均會發展估算方法,納入GDP的估算中。

另一方面,「福祉與永續性」章節中亦將肯認GDP的局限性,提出結合其他超越GDP指標方可掌握一國的「福祉與永續性」狀態的分析架構。

聯合國文件指出,永續發展必須以平衡且整合的方式推動,我們重申迫切需要制定補充或超越GDP的永續發展進展衡量標準。這些標準應反映經濟、社會及環境層面的永續發展進展,包括在考量如何提供發展資金及技術合作的資訊時。

我們決定要求秘書長成立一個獨立的高階專家小組,緊密與會員國及相關利益相關者協商,提出建議,制定少數由各國自主擁有且普遍適用的永續發展指標,這些指標應補充並超越GDP,並參考統計委員會的工作,基於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的全球指標框架及目標,並在聯合國大會第80屆會議期間提交工作成果。

趙家緯舉例,像是縮短工時、提供無條件基本服務等,我們不能再是拚經濟為主的台灣,要發展超過GDP的台灣。

陳惠萍:不夠永續的我們該怎麼辦?

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陳惠萍則以「不夠永續的我們,如何共創美好明天?」來解讀未來峰會。她表示,依據SDGs的特別報告,我們距離2030年各項SDGs目標都還相當遙遠。

陳惠萍指出,SDG5目前有數據支持的各項指標中僅有15.4%處於進展順利,61.5%的指標離2030年具體目標有中等程度差距,23.1%的指標差距較遠、甚至偏離軌道。她實現2030年「性別平等」目標為例,要達到職場性別平等還要再140年,女性在家務勞動更還比男性平均多2.5個小時,在在顯示我們跟永續SDGs目標的距離。

此外,以實現2030年「可負擔清潔能源」目標來說,世界正朝永續能源目標推進,但進展不夠快。以目前的速度,到2030年約有6.6億人口缺乏電力供應,近20億人仍依賴污染燃料和技術進行烹飪。

而按照目前推進,2030年時再生能源可提供約30%的電力,但供熱及運輸部門仍有許多挑戰。為了達成人人享有永續能源目標,我們必須加速電氣化進程、擴大再生能源投資(特別是開發中國家);目前能源效率平均每年改善率為1.4%,遠低於目標的2.6%,若要追趕2030年目標,則每年改善率須提升至3.4%。

陳惠萍認為,若要為所有人開創更美好的世界,我們必須從以下五個關鍵領域採取緊急行動:

  1. 各國元首和政府首長應重新承諾採取加速、持續及改革行動,以兌現永續發展目標。
  2. 各國政府應推動具體、綜合及有針對性的政策和行動, 以消除貧窮、減少不平等,結束對自然的破壞,重視並促進婦女和女孩的權利,賦予最弱勢群體力量。
  3. 各國政府應加強國家及地方的能力、問責制和公共機構,加速實現永續發展目標的進展步伐。
  4. 但其實際的業務活動卻在損害環境。
  5. 國際社會應該在永續發展目標高峰會上再次承諾落實《阿迪斯阿貝巴行動議程》(Addis Ababa Action Agenda), 並動員發展中國家、特別是處境特殊和脆弱國家實現永續發展目標所需的資源及投資。

最後,會員國應持續加強聯合國發展系統,並提高多邊體系應對新興挑戰的能力,以解決自2015年以來自2015年以來國際 框架中與永續發展目標有關的問題。

陳慧萍也觀察,未來高峰會是更具包容性的聯合國會議,舉辦了首屆聯合國⺠間社會論壇,也有更多青年參與。她自己則更期待對女性的平等議題。

例如UNGEI(聯合國女孩教育倡議)就呼籲,將兩個項目納入未來高峰會議程:
●以專門會議討論保護所有人的基本人權,並在最高層級上重申保護未來世代的承諾。
●以專門會議討論性別轉型、安全、包容和氣候正義的教育,幫助當前和未來世代獲得所需的理解、知識和同理心,繼續為正義、和平和全體安全而奮鬥。

青年可以勇於參與國際永續事務

非政府組織350.org亞洲管理總監張良伊指出,未來峰會有五大要點,包括:解決2030後議程的永續對話(SD + Financing)、國際和平與安全(emerging domain and technology)、強調UN國際社會的全球治理(UN2.0, security council)、科學科技與數位創新(Digital compact)、青年與未來世代的全球參與及決策(Youth & Future Generations)。

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張寒瑋觀察,2009開始有台灣青年參加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011年台灣成立了青年氣候聯盟(TWYCC),這是一個UN非政府組織觀察員的九大社群,也是一個參與全球事務的管道。

她也發現,相較於公正轉型與世代正義,台灣青年可能更在乎區域發展不均,需要因地制宜的政策。

論壇也邀請了世台聯合基金會亞太中心理事長林敬倫、臺大氣候行動社社長林均翰、臺大氣候行動社前社長陳欣、政大Green24永續社前社長鄭中誠以及臺灣青年永續發展協會吳宜珊與談。

林敬倫指出,世台聯合基金會是海外台商成立的基金會,是一個可以幫助台商前進聯合國的資源管道,跟台灣的外館也建立起很好的關係。不過,台灣的NGO、學生團體不知道世台會在做什麼,所以成立了亞太中心(台灣),希望把更多台灣的永續成果被國際看見,接下來還要在台灣成立永續辦公室。

林均翰則說,他從高中就關注永續議題,但上大學後,發現校園內對於氣候變遷的調適、公正轉型等討論不足,更多同學關心的可能還是就業。他在思考的是永續領域如何跟就業結合?可能會比較容易在校園內推展永續議題。

鄭中誠也表示,政大的氣候永續相關課程有點少,希望有辦法的人可以多做一點,讓校園的永續教育可以擴大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