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

2024七月淨零轉型新訊

【研究小組整理】

0614 https://priceofoil.org/content/uploads/2024/06/Japan_Ammonia_FINAL_r1.pdf

日本錯誤的淨零戰略-氨/氫混燒發電

前言:日本想透過推廣氨與燃煤電廠混燒、氫與燃氣電廠混燒作為其淨零戰略之一。然而混燒的減碳效率低落,難以達到氣候目標。並且混燒將會延長火力發電廠的使用時間,並且持續對我們的健康與環境造成衝擊。除此之外,混燒發電也是非常昂貴且其技術仍未成熟。

為何混燒發電是錯誤的淨零戰略:

  • 混燒發電減碳效率低落

日本政府認為混燒發電可以減少20%的碳排放,但未說明的是目前絕大多數的氨和氫製造方式仍是高碳排放的,並且混燒會延長火力發電廠的除役年限。

  • 對身體與環境有害

氨混燒延長燃煤發電的使用將會對健康產生重大影響,例如:心臟病、呼吸道疾病、肺癌等等問題;氫混燒發電也會對健康造成負面的影響。另外,氨在運輸過程中若洩露在海洋會對海洋生物造成傷害,洩漏在人口稠密的區域可能引發公衛緊急狀態。

  • 昂貴且對經濟有害

使用混燒這種昂貴且低效率的技術將會對國家財政造成負擔,最便宜且最髒的灰氨其成本相當於太陽能與風能在東南亞各國的四倍以上。

  • 技術尚未成熟

氨混燒技術尚未成熟,其規模、速度、成本都難以作為能源部門去碳化的選項之一。

0614 https://priceofoil.org/content/uploads/2024/06/Japan_CCS_FINAL_r1.pdf

日本錯誤的淨零戰略-碳捕捉技術

前言:日本將碳捕捉技術作為其淨零戰略重要的一環,然而碳捕捉技術在過去五十年來失敗的經驗,讓投資此技術拖延日本發展再生能源的進度。

  • 經濟重擔

CCS 成本高昂,無法與太陽能和風能等更便宜的再生能源競爭。 CCS 需要大量額外的能源和基礎設施來捕捉、處理和儲存二氧化碳。 CCS 成本比陸上風電貴近三倍,比太陽能光電 (PV) 貴兩倍多。另外,如果沒有補貼,CCS 就不可能存在。世界各國政府已經在 CCS 上浪費了數百億美元,支持者仍尋求更多的公共資金來維持它。

  • 對社區不安全

CCS 帶來了重大的健康、安全和環境風險,對已經受到污染負擔的邊緣化社群產生了不成比例的影響。有毒空氣排放、管線破裂以及地下二氧化碳儲存洩漏可能會造成人員傷害和死亡。例如:2020 年,美國密西西比州的二氧化碳管道破裂導致 45 人住院。

  • 無法實質減碳

CCS 不會減少排放,只會延長污染能源的壽命。全球 CCS 設施理論上僅有能力捕集不到全球碳排放量的 0.1%,但實際上的捕捉量更少於此數字。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IPCC) 將 CCS 列為最昂貴且效果最差的減碳方案之一。目前運行的絕大多數 CCS 都在捕獲二氧化碳後注入地下以提取更多的石油,從而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和其他污染。

【外媒】

0604 Illinois Legislature puts the brakes on a carbon capture boom

中西部最大的潛在碳儲存水庫深埋在伊利諾伊州的農田下方,該州的立法者剛剛停止了任何在那裡碳捕獲和儲存熱潮的計劃。

碳捕獲和儲存(CCS)是一種有爭議的技術,它捕獲二氧化碳然後儲存在地下深處,是拜登政府推動綠色地球的重要組成部分。聯邦政府對新興產業推出的大規模激勵措施刺激了全國的碳捕集淘金熱。僅在伊利諾州,就已經提議建造 3 條管道和 22 個碳封存井。但當地農民、土地所有者和環保人士對突然蓬勃發展的業務表示懷疑,並呼籲國家製定更嚴格的安全法規。

在陣亡將士紀念日週末立法會議結束時,該州立法者在參眾兩院通過了安全 CCS 法案。伊利諾州州長 J.B. Pritzker 尚未簽署該法案,但已表示有意這樣做。該計畫包括針對該州大量發展的碳捕獲行業的全面規範,包括暫停運輸二氧化碳的管道長達兩年,或直到聯邦當局通過新的管道安全準則。這是美國中西部地區首個此類禁令。

阻止二氧化碳管道聯盟(Coalition to Stop CO2 Pipelines) 表示:「它確實為伊利諾伊州提供了一些非常好的保護,當我們不僅在期待項目,而且這些項目正在迅速推進時,這些保護是需要的。」

此次新法案內容分為三類:

  1. 捕獲碳排放方式的規範
  2. 管道建設的規範
  3. 碳儲存在地下後的規範

公共利益環境法組織「地球正義」表示,該立法建立了「不造成傷害」的標準,該標準將防止污染設施利用加強的聯邦稅收抵免來排放更多排放物。新法案要求:「碳捕捉設施儲存的碳污染多於其產生的碳污染。」同時,發電廠和其他碳密集型產業必須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控制在其許可範圍以下。

最後,該法律填補了現有美國聯邦法規留下的巨大責任漏洞。想要進入碳儲存領域的公司需要獲得聯邦許可。但卡塞爾表示,這些許可證是缺乏的:它們沒有提供指導,說明如果出現問題,誰應該承擔責任,也沒有解決到底誰擁有孔隙空間的問題,孔隙空間是用來儲存二氧化碳的地質構造。

該法律解決了這兩個問題:它要求公司監控注射地區至少 30 年,並建立一個公開的安全模型。它還要求公司向全州緊急基金付款。根據新規定,孔隙空間屬於其地表所有者,有興趣利用它的公司必須向地表所有者支付費用。

伊利諾州製造商協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克‧登茨勒(Mark Denzler) 引述伊利諾大學草原研究所的報告表示:「我們可以創造約14,000 個就業機會,並產生約30 億美元的經濟影響。」登茨勒表示,新規定並不完美。 「我們沒有得到我們想要的一切。環保倡議者並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一切。但這是一種妥協。」他說。登茨勒補充說,至少現在監管有了確定性,私人利益知道會發生什麼以及如何進行。

這些規定對於保護伊利諾州的主要地區來說是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但環團指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立法中遺漏的關鍵保護措施。「我們沒有對穆罕默德含水層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理查特在談到為伊利諾伊州中部超過50 萬人口提供服務的唯一水源含水層時說道,並擔心該含水層離該地區非常近,非常危險。

0625 IEA calls for next national climate plans to target coal phase-down

國際能源總署IEA的負責人Fatih Birol,呼籲各國政府應在明年提交的下一輪國家自定貢獻(NDC)中承諾:不再建造任何新的燃煤發電廠,並提前關閉現有煤電廠。

2021年,在COP26上達成的《格拉斯哥氣候公約》首次呼籲各國加快努力「逐步淘汰未安裝CCUS的煤電廠」。 

土耳其的能源分析師,Birol表示:儘管全球建設新燃煤電廠的興趣正在消退,但一些國家仍在這樣做(例如:中國的50 GW 新建燃煤電廠計畫)。關閉現有燃煤電廠,尤其是亞洲年輕的燃煤電廠,難度更高。

馬來西亞副首相Fadillah Yusof 在由60 個國家組成的脫煤者聯盟(Powering Past Coal Alliance )所組織的活動上宣布:馬來西亞目標是到2035 年將燃煤電廠減少一半,並且到2044 年淘汰所有燃煤電廠。他補充說,將透過工人再培訓計劃和促進再生能源的採用,來應對社會和經濟挑戰。

緊隨在中國和印度之後,印尼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新燃煤電廠興建計畫。海洋事務與投資事務統籌部的副部長Rachmat Kaimuddin表示,國家能源公司不會再有更多的計畫案,但取消現有的合約非常非常困難,除非建設電廠的公司想退出——但目前還沒有一家公司願意退出。此外,關閉現​​有煤電廠的成本很高,因為許多燃煤電廠在 1990 年代簽訂了「無條件支付(Take or Pay)」合約,根據該合約,無論政府是否需要電力,都會向它們付款。另一個擔憂是,印尼不想在轉向再生能源的過程中失去能源安全,印尼目前使用的大部分煤炭均在國內開採,有數百萬人在煤炭產業工作,向清潔能源轉型需要為他們提供新的就業機會。

新加坡氣候大使,Menon與Rachmat Kaimuddin都認為:碳權應該用來補償那些「提前關閉燃煤電廠的所有者」的損失。

對煤炭的關注也引起了一些倡議人士的擔憂,德里科學與環境中心的氣候負責人Avantika Goswami指出,在NDC中單獨列出煤炭,而不是更廣泛的化石燃料,相當於給依賴石油和天然氣的國家免費通行證,且這當中有不少是富裕國家。國際NGO倡議組織,Oil Change的全球政策負責人Romain Ioualalen表示:只關注煤炭這一氣候元兇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我們需要在資金支持下全面、快速、公平地逐步淘汰所有化石燃料。僅設定如此低的(煤炭淘汰)標準是不切實際且不公平的,這為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敞開了大門。Romain Ioualalen也呼籲對氣候危機負有最大責任的富裕國家為公正轉型買單。

0625 Slow German hydrogen infrastructure buildout risk to climate goals – advisors

德國國家氫能委員會表示,在「國家氫能戰略」啟動四年後,氫能基礎設施的建設落後於原計畫,可能會遇到嚴重問題,從而嚇跑潛在的投資者。委員會指出:「存在價值鏈轉移到國外的風險,此將伴隨著工作流失、依賴天然氣作為能源的許多產業競爭力下降。」

委員會警告不能再拖延氫能基礎設施的建設。目前延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潛在買家無法或不願意支付高昂的價格。彌補這一差距的工具是可行的,但資金不足,且複雜又「過於嚴格」的監管框架也讓建設變得更加複雜。

儘管有許多政治承諾要促進德國的氫能基礎建設,但無論是在國家層面還是在整個歐盟層面,雄心壯志的承諾與實際成果之間存在著越來越大的差距,例如歐盟的「歐洲共同利益的重要計畫, IPCEI」,其規劃2030年綠氫產能10GW,但已獲得投資決定的計畫產能僅0.3GW。

0615 Singapore offers carbon tax rebates of up to 76% for refiners, petrochemical firms, sources say

據知情人士,新加坡為煉油廠及石化公司提供高達76%的退稅,最終成本降至每噸6-10新幣。但企業需直接支付25新幣的稅金,再依據條款和條件申請退稅。優惠僅適用於公司排放量的一部分,並基於國際認可的效率基準,或公司脫碳計劃的雄心和穩健性,剩餘排放量須按照現行稅率繳納。

0706 No added value: Flaws of renewable energy carbon credits hidden in plain sight

在很多地方,再生能源已經比化石燃料能源更為經濟可行,不具外加性,專案通常在開始實施時就獲得投資,無需仰賴碳權收入。問題源自於《京都議定書》下的清潔發展機制,其方法學有所缺陷,導致大多數的碳權都是垃圾碳權(其中最大比例來自再生能源專案)。這些再生能源碳權無法保證產生有意義的氣候影響,若用於抵換,可能導致排放量增加。且已有證據表明,大型水力發電大壩的建設造成了侵犯人權的行為。

雖然Verra和Gold Standard 在收到批評後,僅允許在經濟最不發達國家註冊此類專案,然而,其他碳權認證標準仍繼續批准並產生這些低品質的碳權。Allied Offsets Demo Platform 表示,將近九成的再生能源碳權都是匿名註銷,相較於林業專案的碳權,林業僅有26%是匿名註銷,揭露率較高。這引起人們擔憂,買家意識到他們購買的東西不符標準,但低價跟缺乏公共監督使他們繼續購買。

0709 Bipartisan lawmakers introduce bill that could help pave the way for carbon import tax

美國兩黨共同提出立法,呼籲對常見國內進口商品的碳強度進行聯邦研究,這可能會為碳關稅鋪路。John Curtis和Scott Peters提出‘Providing Reliable, Objective, Verifiable Emissions Intensity and Transparency (PROVE IT) Act’ 法案。該法案將授權能源部發布一項比較研究,對比美國生產的產品與其外國進口對應品的碳排放。它包含透明度要求,以「讓環境標準較寬鬆的國家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