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

2022全球氣候行動情勢報告出爐 COP27能補足這些缺口?|COP27從承諾轉向實踐


2022全球氣候行動情勢報告出爐 COP27能補足這些缺口?|COP27從承諾轉向實踐

By 楊沛為/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助理、趙家緯/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原文2022–11–03刊載於CSR@天下

在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即將於埃及夏姆錫克(Sharm El-Sheikh)召開之際,由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貝佐斯地球基金(Bezos Earth Fund)、氣候行動追蹤組織(Climate Action Tracker)等單位合作組成的系統變化實驗室(Systems Change Lab)發布了2022年的氣候行動情勢報告。

氣候科學界目前對於要在本世紀末將全球暖化控制在較工業化前水準高1.5°C以內的條件已有明確共識: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必須減半、2050年必須達到二氧化碳的淨零排放。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此報告綜整了與達成這兩項目標相關的40項關鍵指標,從電力、建築、工業、交通、土地利用、農業、科技、金融等面向檢視目前全球氣候行動之進度。

全球氣候行動鴻溝:近期針對2030年目標之進度。

全球氣候行動鴻溝:近期針對2030年目標之進度。圖片來源/State of Climate Action 2022

結果顯示,這40項指標當中,2022年沒有任何一項的進度符合2030年排放減半的短程目標。雖有過半數的27項在正確的路徑上,但其速度不及達標所需;另更有5項仍朝錯誤的方向發展,最後8項則因數據不足而無法評估。

本文以下整理2022年的氣候行動情勢報告所辨識出若要守住1.5°C的防線,在未來十年間,需要彌補的五項缺口。

加速轉型至零碳電力系統

作為全球最大二氧化碳排放源的電力系統在近年來已經歷了大規模的轉變,光在2019至2021年這段期間,太陽能光電的發電量就成長了47%、風電則有31%。

然因整體發電量亦持續成長,零碳電力來源的佔比自2000年以來實無變動。電力部門排放甚至在COVID-19疫情期間短暫下降後,又在2021年回升、達史上新高。燃煤發電全球總量雖然正在下降,但在些許區域(如日本、中國和印度)仍持續擴張;燃氣發電在世界各地也持續成長 — — 這些趨勢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抵銷掉了零碳電力成長所帶來的進度。

圖片來源/State of Climate Action 2022

要滿足持續成長的電力需求並守住達到1.5°C目標的可能性,零碳電力來源的佔比在這個10年必須加速6倍成長。好消息是,若以良善的政策支持,零碳電力技術的採用將可以以較過去更快的速度非線性成長。

扭轉難減工業排放趨勢

自2000年以來,水泥、鋼鐵、石化等工業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所有部門當中成長最快的。

雖然能源效率提升已使每單位產量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但工業產品需求的持續成長抵銷了效率提升的效益,也使排放總量上升。近期興起的工業製程電氣化速度,則需較目前快1.7倍,方能改變目前的工業部門持續增長的排放趨勢。

圖片來源/State of Climate Action 2022

針對難以減排的工業製程(如難以電氣化的高溫製程或化學反應),新減碳技術的發展也至關重要。近期幾項降低水泥製程碳密集度的進展仍須加速10倍才能步上正軌。鋼鐵製程上,目前甚至因產量佔全球鋼鐵過半的中國,仍高度仰賴對高排放製程,而朝錯誤的方向發展。

邁向永續運輸模式

經濟發展使得私家車擁有量與旅運量成長,進而導致運輸部門的排放量上升。雖然整體部門排放量在2020年因COVID-19疫情下降,2021年的初步數據卻顯示回升跡象。

私家車的使用是運輸部門排放的一大來源,整體呈現成長的趨勢,且在美國、加拿大等富裕國家居高不下。改變現況需要整體運輸模式的轉型,增加步行、自行車和大眾運輸的使用。但這樣的轉型需要包括捷運、輕軌、接駁公車、高品質自行車道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 — 這在全球最高排放的大城市中皆遠遠落後。此部門轉型的速度在公共運輸方面需加速6倍、自行車道加速10倍方能步上正軌。

圖片來源/State of Climate Action 2022

也由於運具使用型態移轉門檻較高,電動車能填補上這之中的空隙。好消息是輕型汽車的銷售量中,電動車的佔比在2021年已接近9%,較2020年翻倍成長。在許多主要市場中,電動車與燃油車的成本競爭力也越來越接近。這些跡象暗示著電動車的採用(在這10年中必須加速5倍以達標)極可能會在往後幾年以指數性趨勢快速成長。

貨運、海運跟空運去碳化相較之下是比較困難的。以電動卡車為例,因電池成本才剛開始下降到商業化水準,使用率遠不及輕型電動車。而永續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目前也僅佔全球航空燃料使用的不到0.1%,導致規模化的進展亦遠遠落後。零排放的海運燃料進度更慢,目前僅有少數幾項先導和示範計畫。

碳移除技術的規模化與負面衝擊因應策略

所有將全球暖化限制在1.5°C以內的情境模擬當中,除了排放量的削減以外,也需要透過自然(如重新造林)和科技(碳移除技術)等方式,將碳從大氣中移除。這個10年在碳移除方面所需要的改變幅度是相當巨大的。目前既有的技術每年的移除量僅約50萬噸 CO2,甚至不到2030年所需7500萬噸的1%。若要步上正軌,碳移除技術接下來每年必須要額外移除並永久性地封存7400萬噸CO2。

圖片來源/State of Climate Action 2022

公、私部門針對碳移除技術的投資正在成長,往後幾年預計也將有多個大規模的計畫上線。這兩方面接下來的發展趨勢對於解決這些技術所面對的諸多挑戰和其長期潛能都是至關重要的。在此同時也必須考量不同碳移除技術的潛在影響,以直接空氣捕捉(Direct Air Capture)為例,該技術的能源使用量相當可觀,若太陽光電為電力供給來源,也可能會需佔用不少土地,而生質能搭配碳捕捉和封存(BECCS)此技術,則須考量與食物安全、生物多樣性等不同面向的隱憂。

擴大氣候融資與金融體系根本轉型

要驅動這些系統性的大規模轉變除了需要挹注更多的資金外,整體金融系統也必須符合限制增溫在1.5°C之需求。全球總氣候融資雖持續成長,但速度不及所需,近年成長的幅度也有變緩的現象:全球現今所面對的諸多危機,包括COVID-19疫情、俄國入侵烏克蘭及連帶的能源與食物價格上漲、通貨膨漲、經濟衰退、主權債務危機等,都對氣候相關投資的維持和擴散構成嚴重的挑戰。

整體氣候相關的投資需要在2030年時達到每年5.2兆美元(約167兆元新臺幣)的水準,等於每年需成長4600億美元(約14兆元新台幣) — — 超過目前進度的10倍。

公、私部門在國家和國際層級的投資都必須快速的擴張才能達到這個短程目標。重要的是,從已開發國家到開發中國家的金援必須以每年至少1000億美元(約3.2兆元新台幣)的幅度成長。已開發國家過去承諾在2020年以前要提供的金援至今仍尚未達標。

圖片來源/State of Climate Action 2022

但投資的程度僅是整體金融系統轉變的其中一環。針對化石燃料開發計畫和致使森林退化等高碳活動的撤資(divestment)也極為關鍵。但在這方面目前的進展,不論是企業風險揭露的要求、碳定價制度、公共資金對化石燃料的撤資等,也依然不足。如依據此報告統計,全球目前具有氣候風險揭露義務的企業之排放量,僅占全球4%,而其目標乃是2030年應將其佔比提升至75%。在碳定價上,2022年平均碳定價為每噸23美金,但要達到淨零,2030年時應提升至每噸170~290美金。

正視氣候行動缺口,方能共同實踐

全球當前的排放量較2015年196個締約國通過巴黎協議時還高。要在各大部門達到與升溫1.5°C以內路徑相符的目標需要領導者們正視這個10年所需作為的規模和急迫性:各國最新一輪的氣候承諾在野心上僅呈現相當些微的進展,依照目前的進度,全球在203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只會較2019年水準減少7%

各國現今所面對的諸多挑戰,從俄國入侵烏克蘭對食物與能源安全衝擊到後疫情時代的經濟蕭條與通貨膨脹,也堆疊構成阻礙氣候行動的風險

但在此同時,我們也從未有過比現在更多、更完整的資訊:我們清楚地知道氣候危機的嚴重性,以及要減緩其衝擊所需採取的行動。針對科研的投資、零排放技術的發展與示範、採納規範或刺激與1.5°C路徑相符的政策機制、強化法規執行與治理量能、建立更具野心的氣候目標並確實執行、促使行為與社會規範的轉變 — — 這些都是能夠幫助加速這40個指標進度的作為。

Photo by Mika Baumeister on Unsplash

台灣方面,溫管法立法以來,便要求各部門每年應提出溫室氣體排放管制成果報告,作為各界監督部會氣候行動之依據。但目前管制成果報告,僅公佈到2020年執行狀況,難以立即反應至新年度氣候行動的規劃,且成果報告亦未如全球氣候行動情勢報告般,以最能代表減量進程的項目為指標,如在製造部門上,僅設定整體製造部門碳密集度削減目標,未如此報告中,以製造部門電氣化、水泥業碳密集度、鋼鐵業碳密集等為檢視工業去碳化進程之依據。

今年3月30日提出2050淨零排放路徑以及總策略,目前更責成各主責部會進行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但若要促使12項關鍵戰略可發揮確保臺灣邁向淨零路徑之功效,則應仿效全球氣候行動情勢報告,設定關鍵檢核指標,即時檢視當前台灣減量進程與2030年與2050年應達到目標間落差,作為各政府機關與全民共同參與淨零行動的討論依據,方能達到即將於埃及夏姆錫克(Sharm El-Sheikh)COP27所提出的「共同實踐」(Implementation Together)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