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分類

從國際視野看臺灣的能源不平等與如何避免能源貧窮

能源貧窮議題涉及多重社會結構性因素,衡量方式可分為收入支出比例及家戶自我評估。西方國家常因高能源成本及房屋隔熱性差導致能源貧窮。在台灣,弱勢家庭能源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例高,租屋族、長者、失業者等都是潛在能源弱勢。台灣能源貧窮研究尚待更多資料,應在淨零轉型過程中兼顧能源正義,避免加劇不平等。

分類

台灣交通系統邁向雙零願景,呼應世界永續交通日

聯合國將11月26日訂為「世界永續交通日」,旨在強調永續交通在全球發展中的重要性。永續交通的目標是實現零死亡願景(Vision Zero)與淨零排放(Net Zero)。台灣在交通安全方面,死亡人數居高不下,政府已提出相關政策綱領及改善計畫。在運輸淨零排放方面,台灣已設定2040年新售汽機車100%電動化的目標,並提前達成部分目標。然而,人行道建設及其他運具選擇的推動仍有待加強。

分類

紐約氣候遊行聚焦汰除化石燃料,台灣企業為何竟成「負面案例」?

紐約氣候遊行聚焦汰除化石燃料,台灣企業為何竟成「負面案例」? 文:楊沛為/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 原文在2023–10–05刊載於CSR@天下 2023聯合國氣候峰會(COP 28)11月底將在產油國杜拜登場,近期發布的各項氣候報告,包括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學界和數位國際政要皆 […]

分類

先進核能反應爐的真實與虛幻

作者 趙家緯 為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 核融合並非淨零選項 國內多位商業與政治領袖對於近期國際核能的發展,都強調小型核能機組為各國積極投入研發重點,且核融合技術已有突破,因此臺灣不應堅持非核家園,而應重新佈局核電,但此類論述,則需從核電在淨零路徑中的角色,以及小型核電機組真正的發展狀況等來檢視 […]

分類

G20峰會將登場,占全球80%碳排的20國集團,零碳政策及格嗎?能帶人類追上淨零進度?

G20峰會即將登場,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2023年G20零碳政策計分板,評估各國在電力、運輸等七個部門的減碳政策。德國以電力、建築及工業去碳化政策領先,法國在循環經濟和農業政策表現出色。美國因《降低通膨法案》排名上升,但農業和永續金融有待加強。整體而言,G20國家在氣候政策上仍有不足,需加速再生能源發展、取消化石燃料補貼、強化碳定價等。台灣氣候行動網絡建立「台灣淨零追蹤器」,追蹤國內淨零進展,歡迎共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