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祉即國力,解析歐盟永續與包容福祉框架
隨著全球面臨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喪失、社會不平等擴大等多重挑戰,傳統的國內生產毛額(GDP)作為衡量國家發展、進步標準的局限性日益明顯。聯合國未來峰會於2024年通過《未來協定》和《未來世代宣言》,明確呼籲各國發展超越GDP的永續發展進度衡量標準,也在今年推出新版國民所得帳戶「SNA2025」,作為 […]
隨著全球面臨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喪失、社會不平等擴大等多重挑戰,傳統的國內生產毛額(GDP)作為衡量國家發展、進步標準的局限性日益明顯。聯合國未來峰會於2024年通過《未來協定》和《未來世代宣言》,明確呼籲各國發展超越GDP的永續發展進度衡量標準,也在今年推出新版國民所得帳戶「SNA2025」,作為 […]
國際相關重要研究 Potential policy instruments for 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wellbeing. Report by MERGE consortium. 這份由MERGE聯盟製作的報告提出了實現永續與包容性福祉(SIW)的全面政策路徑, […]
【國際相關重要研究】 A European Wellbeing Economy 實現福祉經濟需要在政策與治理領域進行根本性創新。歐盟必須建立超越GDP的新指標系統,將社會與環境狀況納入決策核心。目前歐盟委員會已開發出包含約140個指標的可持續和包容性福祉框架,但關鍵在於如何將這些指標從理論轉為實踐。 […]
(本篇為2024/08/13「TCAN棄成長論壇|地球超載,青年過載」活動紀錄) 文:林韋翰/圖:台灣氣候行動網絡 TCAN研究助理林韋翰在論壇的開場中提到,近年來台灣GDP成長數據表現亮眼,人均GDP甚至在2023年超越南韓。過去二十多年來,無論在選舉時作為政見或在執政時作為政績,經濟成長成為了不 […]
2024年09月20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陳文姿 報導 聯合國未來高峰會(Summit of the Future)20日至23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登場。為期四天的峰會將討論全球治理、青年世代與數位未來等主題,預期會產出多項重要的決議。台大政治系副教授林子倫分析,這是聯合國革新的關鍵時刻,不僅 […]
2024/09/16 文/魏揚(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員)、趙家緯(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 誰偷走了經濟成長的果實?環境永續卻社會不平等的成長無助於淨零 首先,嚴重的「貧富差距」不僅是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下的弊病,是對古典經濟自由主義「涓滴效應」理論的實質駁斥,同樣也是造成當前氣候危機的一大主因。 […]
2024/09/13 文/魏揚(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員)、趙家緯(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 今年(2024)8月8日,總統府舉行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一次會,由總統擔任召集人,邀集來自產、官、學研、民間團體等各方代表,探討臺灣該如何加速能源轉型因應氣候危機。然而在環境部彭啟明部長報告中,則引述近 […]
2024/08/12 05:30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今年的「地球超載日」比去年快轉一天,也代表人類已透支今年的地球資源。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表示,全球倡議「棄成長」,扭轉追求GDP成長的拚經濟思維,台灣也應跟上國際腳步,淘汰只以GDP當作經濟發展唯一施政目標。 勿把GDP當成唯一目標 台灣 […]
2024年08月01日 8月1日為今年的地球超載日,意即從今日起,我們各類生產與消費行為,都已是耗用後代資源。地球超載日此概念乃是基於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此已歷時20年的評估方法。生態足跡將人類對於農漁產品、木材與建築用地的需求,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響,換算成土地面 […]
【外媒】 Happiness on the ballot: Why wellbeing might be more relevant to the election than economic growth 當里希·蘇納克 (Rishi Sunak) 拉開 2024 年大選序幕時,人們普遍認為,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