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五月能源轉型新訊
【研究小組整理】
Global Electricity Review 2024
摘要:
- 綠電發電量首次到達全球發電量的30%
2023 年,得益於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的成長,全球再生能源發電量佔首次超過30%。 自 2000年起,再生能源在全球發電量中的佔比已從 19% 持續擴大,這得益於太陽能和風能佔比從 2000年的0.2%躍升至 2023 年的13.4%。 在2023 年中國貢獻了全球新增太陽能發電量的 51% 和全球新增風力發電量的 60%,成為全球綠電新增最多的國家。到 2023 年,全球近 40% 的電力來自包括核能在內的低碳能源。 因此全球發電的碳排密集度創下歷史新低,比 2007 年的峰值低 12%。
2. 太陽能是2023年增長最多的發電方式
太陽能是能源轉型的領頭羊。連續19年成為成長最快的發電來源,並連續第二年超過風能成為最大的新增電力來源。2023 年新增太陽能發電量是新增燃煤發電量的兩倍多。隨著年底裝置容量的大幅成長,2024 年太陽能發電量可望再創新高。
3. 水力發電創五年新低,電力部門2023年排放未能下降
乾旱導致水力發電量創紀錄下降,降至五年新低。 在正常情況下,2023年新增清潔發電裝置容量足以使化石燃料發電量下降 1.1%。 然而由於水力發電短缺不得不透過增加燃煤發電量彌補這一缺口,導致全球電力產業的排放量增加 1%。
4. 2023年電力需求增長放緩但仍持續上升
2023 年全球電力需求升至歷史新高,增加 627 TWh,超過整個加拿大的電力需求量(607 TWh)。 由於OPEC國家需求明顯下降,特別是美國(-1.4%)和歐盟(-3.4%),2023 年的增幅(2.2%)低於近年來的平均水平。
相比之下,中國需求的快速成長(+6.9%)相當於 2023 年全球電力需求成長的總量。 2023 年超過一半的電力需求成長來自五項技術:電動車、熱泵、電解槽、空調、資料中心。 這些技術的普及將加快電力需求成長,但由於電氣化比化石燃料效率高得多,總體能源需求將會下降。
5. 電力部門即將迎來排放量下降的時代
Ember 預測2024年化石燃料發電量將略有下降,引發隨後幾年更大的降幅。 2024 年的電力需求成長預計將高於 2023 年,但清潔能源發電量的成長預計會更大,促使全球化石燃料發電量下降 2%。
在過去的十年裡,以太陽能和風力為主導的清潔能源發電部署,使化石燃料發電量的增長減緩近三分之二。 因此,全球一半經濟體的化石燃料發電量至少在五年前已經過高峰。OPEC國家在這方面走在前列,電力部門總排放量於 2007 年達到高峰,此後下降了28%。
未來十年能源轉型將進入新階段。 目前,全球電力部門化石燃料使用量必然會持續下降,從而使該部門排放量下降。 在未來十年內,預計清潔電力(以太陽能和風力為主)的增加將超過需求增長,確保在需求因滿足電氣化和其他蓬勃發展技術不斷增長的需要而加速的情況下,也足以滿足需求,有效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排放量。
這對實現國際氣候變遷目標至關重要。 多項分析發現,電力產業應該是第一個實現脫碳的產業,在OPEC國家,目標將在2035 年前實現,而世界其他地區則為2045年前。 清潔電力不僅能取代目前汽車和公共汽車引擎、鍋爐、熔爐和其他應用中的化石燃料,而且是運輸、供暖和許多行業脫碳的關鍵所在。 加速朝由風力、太陽能和其他清潔能源驅動的清潔電氣化經濟轉型,將同時促進經濟成長、提升就業率、改善空氣品質和增強能源主權,實現多重效益。
排放量下降的速度將取決於清潔能源建設的速度。在十二月的聯合國COP28 氣候變遷會議上,世界各國領導人達成一項歷史性的協議,即到 2030 年將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增加兩倍。 該目標將使全球的可再生電力佔比在 2030 年前達到 60%,使電力行業的排放量幾乎減半,並使世界走上與 1.5 °C氣候目標一致的道路。 各國領導人也在 COP28 大會上同意,在 2030 年前將年度能源效率提高一倍,這對於充分發揮電氣化潛力和避免電力需求失控增長至關重要。
各國已證明,雄心勃勃的目標、補助機制、有彈性的解方等關鍵因素能夠推動太陽能和風力發電量快速成長。 該報告重點介紹三個國家 — — 中國、巴西、荷蘭 — — 報告表明,儘管這幾個國家的起點差異很大,但他們透過綜合運用這些方法,正在實現其電力系統的快速轉型,並為清潔電力經濟鋪路。
【外媒】
- 0421 Solar balconies are booming in Germany. Here’s 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popular home tech
(同場加映:0502 Almost third of German residents want plug-in solar system — survey )
去年八月的外媒有提到,德國新的太陽能法案大幅推動了光電發展。這其中的陽台光電(即:小型的插入式太陽能板,比屋頂光電更小更容易裝設)已在德國蓬勃發展,光是 2024 年第一季就新增了至少 5 萬組光電設備。
歐洲太陽能協會的政策顧問 Jan Osenberg表示,利用所有可能的人工基礎設施來生產太陽能(裝設太陽能板)是趨勢。雖然陽台光電僅生產住宅屋頂系統10%的能源 ,但從客戶的角度來看,它更容易安裝,不僅可以上網購買產品,也無須專業工人來安裝(屋頂光電的裝設建議由經過認證的工人安裝,避免火災風險和建築結構損壞)。
製造商梅Meyer Burger的發言人指出,陽台太陽能系統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它讓以前無法使用太陽能的人有了機會使用。大多數人沒有房子,又或是由於保護建物、遮陽或屋頂的其他建築條件而無法安裝屋頂光電。因此對他們來說,陽台光電很有吸引力,可以利用太陽能發電並減少電費。顧客已經開始了這股太陽能熱潮,並成功地要求行政流程簡化,取消增值稅等措施也促進了陽台太陽能的普及。
德國的一些地方城市也對此提供補貼,柏林最高可達 500 歐元(可能是整個模組成本的一半)。Osenberg說,大約三年後就能回收成本,而光電板使用壽命約為 20 年,對於公民來說,這是一項非常簡單的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比利時禁止這類插入式的太陽能設備,因為擔心未註冊的系統連接電網會產生影響。電網營運商希望對電力供應進行監管,否則突然的變化可能會導致停電。 但Osenberg說,這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問題,因為陽台系統的注入量非常小,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奧地利、法國、義大利、波蘭和盧森堡也都對陽台太陽能採取了鼓勵的立場。西班牙的再生能源倡議人士正在尋求讓政府能盡快放寬規定。
(0502同場加映:根據Verivox所做的調查,近三分之一的德國住戶正在計劃安裝或已安裝小型插入式太陽能光電 ( PV ) 裝置,這通常稱為陽台光電。 22%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計劃為陽台、花園、平台屋頂購買這樣的系統, 8%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擁有一個。 有28%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缺乏安裝此類設備的空間,23% 的受訪者不感興趣,五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這不會帶來回報。
Verivox表示,在理想情況下,800 瓦的陽台光電每年可提供約 760 度的電力,假設用戶消耗其中的60%,且價格為0.35歐元/度,居民每年將節省約161歐元,大約3–4年回本。德國最近簡化了對陽台光電安裝和操作的規則:現在該模組可以插入普通的家用插座,單個模組的裝置容量也從 600 瓦允許增加至 800 瓦。在簡化該規則之前,原本有要求住戶必須更換電錶、取得房東同意以及填寫登記表。
目前已有超過 40 萬個迷你插入式光電系統在德國的電網機構 ( BNetzA ) 註冊。
歐盟執委會已批准向法國小型模組化反應爐 (SMR) 開發商 Nuward 提供 3 億歐元的國家援助,以測試其技術,在 2030 年計畫啟動前,預期其將獲得更多支持。 該公司正在開發 300 MW 的SMR,希望能取代歐洲剩餘的燃煤發電廠。公司正在進入其五階段發展中的第三階段,直到2027年初,都將專注在研發工作,此涉及了深入研究所有設備、所有零件的設計細節… 並製作發電廠的完整模型。 同時,確保整個系統是連貫的,一旦所有組件組裝完畢,將保證正確運行並達到預期性能。
業界相信,SMR將顯著降低核能成本,美國、俄羅斯、中國和歐洲之間存在國際競爭,以成為這項新技術的領導者。美國公司NuScale,也正在進行開發作業,希望能在2029 年前在羅馬尼亞投入SMR運作。
- 0503 中国首部能源法草案初次审议,公开征求意见(因為這篇是中文,所以就不再另作摘譯了。完整草案內容請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