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

2025三月 公正轉型新訊

【研究小組整理】

0214 以地方本位的公正轉型框架引導具社會許可的工業去碳化

賴慧玲老師團隊的新作,以英國境內包括蘇格蘭Grangemouth在內的三個產業聚落的利害關係者訪談為基礎,結合公正轉型、地方感(sense of place)和社會經營許可(social license to operate)等三大領域的研究,發展出一套地方本位的公正轉型框架(Place-based Just Transition Framework),以助各級政府在工業去碳化的過程中實踐公正轉型。

該文認為,技術的部署為創造和重塑既有地區、影響並塑造所在社區之「地方感」的過程。故「地方本位的公正轉型」強調公眾對工業去碳化計畫的支持與當地社會經濟不平等和環境不正義之間的關係。這些不平等是過去、現在和未來世代受工業活動的影響而經歷的。也因此,任何工業去碳化的專案計畫要取得當地的社會經營許可都會需要擴大公眾參與程度並尊重社會包容性和平等性;此框架的實踐亦代表著產業、各級政府、在地社區和其他利害關係者之間的協作。

三大核心主題
主題 說明
地方敏感性 

(Place Sensitivity)

·      肯認在地文化、歷史、社區與產業間的經驗(含過去和既有如直接或間接污染等危害與風險)

·      鼓勵在地認同與自豪感,辨識各方利害關係者和居民賦予該地的意義,探討工業去碳化技術是否能夠與既存的地方感相容或提升

·      肯認過去和現有的工業活動對當地所產生的社會與物質影響(正面與負面),以及工業去碳化技術能過如何融入持續發生的地方營造過程

真誠的社區議合 ·      確保決策過程的程序正義(公開透明、資訊分享、納入在地知識與意見、視社區為和產業與政府對等的夥伴)

·      解鎖在地知識,將有關社會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在地知識納入減碳計畫,促進各方之間的社會學習

·      以在地社區所設想的未來願景(含理想和欲避免的)出發,形塑各級政府對地方發展之規劃

在地化的效益 ·      確保工業去碳化過程成本與效益(含在地就業機會、教育訓練、環境影響、社區福祉等)的分配正義

·      將工業去碳化的效益在地化,協助解決(或至少避免加劇)在地社區的疑慮、提升生活品質

·      建立產業與社區之間的互惠關係,降低產業取之於社區和回饋給社區之間的差距

三大整體性主題
信任、可信度與正當性 ·      了解在地社區對產業和工業去碳化計畫的信任程度,以及背後的因素與擔憂

·      澄清新興技術(如CCUS)的風險與效益,建立正當性

·      辨識影響在地對政策與決策信任程度的因素,並(即便在無法直接參與過程的情況下)提供在地聲音回饋空間

串連由上而下與由下而上的治理機制 ·      應建立國家層級的工業去碳化框架,並提供地方政府足夠的權利與主體性參與工業去碳化治理

·      治理機制應公開透明,工業去碳化過程的那個部分由哪個單位負責的權責應分明,並明確說明各階段有何種輔助機制、資源與挑戰

·      產業聚落與工業去碳化的治理為一個持續的過程,從地方到國家各層機皆必須保有靈活性;及時回應各方疑慮以維持公眾支持

權衡取捨與張力 ·      不同工業去碳化技術之間、加速部署與包容性之間、正義與不同公正性和包容性概念之間、不同部門或行為者間皆可能需要做出選擇與取捨

·      應辨識不同部門、不同維度的利害關係群體之間和其內部的潛在權衡和緊張關係;並特別關注他們之間的權力關係(如中央政府的政策目標、地方目標和社區願景),以確保弱勢和邊緣群體的需求不會被犧牲、他們的擔憂也不會在工業去碳化過程中被忽視

白話/好讀版在此:https://idric.org/wp-content/uploads/Towards-Fair-Net-Zero-UK-Industrial-Clusters.pdf

0303 【印尼 JETP】Unjust energy transition: Vignettes from the COPs, climate finance and a coal hotspot

  • 「公正轉型」的概念已成為菁英階級所領導的國際氣候政治之核心,主要視能源轉型為國家和商業精英主導的技術官僚和金融化過程。「正義」在這樣的脈絡下往往是具表演性而非政治化的(depoliticised);挑戰現有權力結構的分配、任和程序正義的問題皆被置於一旁。
  • 印尼的公正能源轉型夥伴關係(Just Energy Transition Partnership)於2022年啟動,由全球北方的國家承諾投入200億美元協助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國實踐能源轉型。
  • 雖然夥伴關係以「公正能源轉型」為名,但其優先考量為國際資助者在印尼的能源投資,而非基層的正義問題或包容性。換言之,JETP實際上的「公正性」在於投資機會,而不是解決結構性的不平等或確保廣泛的公民參與
  • 以治理機制為例,雖然JETP秘書處在協議官宣不久後便成立,由能源礦產資源部主導,但由於資助國在檢視綜合投資和政策計畫(Comprehensive Investment and Policy Plan,CIPP)前不會放款,秘書處在起草CIPP的過程中即必須仰賴國際組織所提供的資金(國際能源總署資助技術工作小組、世界銀行資助政策工作小組、亞洲開發銀行支持金融工作小組、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主導正義工作小組)。也因為如此,各小組的人員招募便很大程度受到這些國際組織和秘書處的管控——正義工作小組中原先受提名的多個印尼當地公民團體,最終僅有印尼環境法中心(ICEL)入列,其餘成員皆來自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國際勞工組織和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等國際組織。
  • 在公眾諮商方面,秘書處於2023年釋出CIPP草案供各方提供回饋,但線上僅提供英文版,能夠真正參與諮商會議的公民團體也非常有限(不包括可能受到再生能源開發案影響的偏鄉在地草根環團);印尼語版的檔案甚至是到線上諮商期限截止前的四個工作天才上線。
  • JETP的政策文件雖在「公正轉型框架」(Just Transition Framework)中明列人權、性別平等與賦能和可問責性等三大基礎原則,並延伸出「不遺漏任何人」和「永續與韌性」兩大支柱下共九項標準(完整框架見下圖),卻沒有將這些原則和標準制度化的任何規劃。CIPP的公正轉型專章僅列出印尼國內能對應到公正轉型框架每項標準的既有法規,僅有第九項標準「經濟多元化與轉變」為「既有保護機制以外的額外措施」。
  • 公正轉型框架的實踐氛圍「評估」(assessment)與「介入」(intervention)兩階段。評估階段是在專案層級辨識一項能源轉型計畫的各種衝擊並研擬管理措施。介入階段則可以發生在專案、次國家或國家層級,以「新政策」或「政府既有與公正轉型相關政策的擴充」因應衝擊。
  • 本文作者認為,公正轉型框架極具限制性且不做任何承諾的語言,凸顯JETP秘書處將各類利害關係者(如受脫煤政策影響的煤炭勞工、受再生能源專案開發波及的在地居民等)的需求推託給其他公部門和私部門單位的心態,不具任何議合或協助實踐分配、肯認和程序正義的功用,變成「清單式」的公正轉型。

【外媒】

本月初,美國宣布將退出2021年啟動的南非公正轉型夥伴關係,並撤回所有相關資助承諾。據南非總統府底下的JETP專案管理單位所述,美國原先的承諾為5600萬美元的贈款與10億美元的潛在商業投資,這項決定將使南非JETP的總承諾援助金額從138億美元降至128億。

不過,歐盟很快地在月中於開普敦舉辦的歐盟—南非峰會中宣布,將追加47億歐元(51億美元)的資助,其中部分金額將用於填補美國退出JETP所留下的財務缺口。

英國能源安全暨淨零部(Department for Energy Security and Net Zero,DESNZ)近日公布其委託安永(EY)執行的蘇格蘭Grangemouth煉油廠關廠後轉型路徑可行性分析。

該報告共提出九項該廠未來潛在的工業用途。其中包括幾項廢棄物回收的選項,包括:以水熱升級回收技術(hydrothermial upcycling)處理難以回收的塑膠製品、丙酮丁醇乙醇 (ABE) 生物精煉、化學塑膠回收(chemical plastics recycling)等。第二大類的選項則與低碳氫能有關,包括:以風電製氫取代天然氣、以低碳氫能生產甲醇並轉化為永續航空燃料、用氫生產低碳氨供航運與化學產業使用。第三類提案建議利用該廠生產生質原料,包括將蘇格蘭木材分解成生物乙醇、建立厭氧消化設施(anaerobic digestion facilities),以及利用低碳氫化合物將蘇格蘭覆蓋作物轉化為永續航空燃料和再生柴油。

這些發展途徑的核心宗旨皆在於創造在地就業機會,以化煉油廠今年第二季關廠、恐造成475名員工失業的危機為轉機,借重當地煉油廠營運數十年的經驗與技能基礎,維持Grangemouth的工業屬性,並2040年以前創造多達800份新興職位。

這份可行性研究主要旨在吸引私部門資金投入Grangemouth關廠後的長期轉型計畫(俗稱Project Willow)。不過在此同時,英國與蘇格蘭政府也已承諾投入資金與資源協助因應短期關廠衝擊。蘇格蘭首席部長John Swinney先前即宣布將以2500萬英鎊的公正轉型基金支持當地企業於12個月內為該廠提出投資提議;英國與蘇格蘭政府也聯合推出規模達一億英鎊的Grangemouth成長計畫,投資當地再生能源專案、促進地方發展並支持社區勞工的再訓練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