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重要政策動態】
European Climate Adaptation Plan
歐洲氣候適應計畫(European Climate Adaptation Plan,簡稱 ECAP)是歐盟為應對氣候變遷而提出的政策框架,旨在協助成員國加強氣候韌性與準備工作。該計畫預定於 2026 年下半年正式推出,並由歐盟氣候行動與能源委員會委員 Wopke Hoekstra 主導。
政策背景與目標:歐盟在其 2024–2029 年政治指導方針中強調,氣候韌性與準備工作需納入各項政策領域,特別是在經濟競爭力、農業願景以及下一期多年度財政框架(MFF)中。例如,《競爭力指南》指出,極端氣候事件對歐洲經濟安全構成威脅,需定期更新氣候風險評估,並加強關鍵基礎設施的韌性。《農業願景》則強調支持農業適應氣候變遷,並鼓勵農民採取適應性措施以降低風險。此外,MFF 文件指出,氣候災害可能導致高達 1.75 億歐元的經濟損失,約佔歐盟 GDP 的 1.4%,因此政策與投資決策必須考慮氣候風險。
主要策略方向:
- 加強基礎設施韌性:設計與建設時需考慮氣候變遷的影響,提升基礎設施的適應能力。
- 推動自然基礎解決方案:利用自然生態系統,如綠地與水體,來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
- 農業適應與食品安全:支持農業實踐,使其適應未來氣候條件,同時確保食品安全。
- 金融風險管理:與金融機構合作,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策略,減少氣候災害帶來的經濟損失。
預期成果與時間表:ECAP 計畫預計於 2026 年下半年推出,並將成為歐盟應對氣候變遷的核心政策之一。該計畫將協助成員國制定與實施適應策略,提升整體氣候韌性。
June Climate Meetings (SB 62) | UNFCCC
SB62(實施附屬機構第六十二次會議) 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的實施附屬機構(SBI)於第六十二次會議的會議名稱。這個會議的主要目的是討論與《公約》實施有關的具體問題,包括各國如何履行減排和適應的承諾,並討論提供支持的機制。
根據最新議程,與氣候變遷調適有關的討論將在6/20進行,由科學技術顧問附屬機構第六十二次會議 (SBSTA 62)討論關於全球調適目標(the global goal on adaptation)。
目前SB62官方釋出的文件當中,有提到全球調適目標的內容摘要如下:調適性溝通(Adcoms)是各國報告其應對氣候變遷調適目標進展的重要工具。自《巴黎協定》採納以來,Adcoms 成為監測全球調適進展的關鍵工具,並且與全球調適目標密切相關。阿聯酋框架指導全球調適目標的實現,並與阿聯酋-貝倫工作計劃中的指標一起,構成了評估進展的依據,並將成為全球盤點的一部分。
全球盤點是評估《巴黎協定》目標實現情況的重要過程,其中包括對全球調適目標的進展進行評估。Adcoms 作為各國報告其調適進展的工具,將在這一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未來的全球盤點將首次使用阿聯酋框架來進行評估,並且各國被要求根據該框架更新Adcoms並準備其《雙年透明報告》(BTR)。秘書處將根據阿聯酋框架中設定的目標來審查各國的調適進展,並在全球盤點中提供綜合報告。
針對監測全球調適進展的方法,一個建議是,各國應對自身的調適進展進行國內評估,提供對其調適策略的內部審查。除此之外,各國需要將調適性信息報告給《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並作為全球盤點的一部分進行審查。在全球盤點過程中,將通過Adcoms來進行全球審查,分析各國基於阿聯酋框架指標的調適進展。為了增進一致性和提高報告效率,建議各國將Adcoms與BTR一起提交。
自《巴黎協定》採納以來,全球調適格局已有顯著發展,這為改善調適進展評估方法提供了機會。一些國家建議,應根據全球調適目標和國家調適計劃(NAPs)的進展來考慮調適性溝通的更新,並強調現有報告工具應該相互補充,確保整體的協同效應和效率。
孟加拉地方調適:0417 The Daily Observer – AFB approves $10m project to enhance climate resilience in CHT
調適基金(Adaptation Fund)委員會已核准「吉大港山區綠色、韌性與調適經濟計畫」(GRACE),將投入1,000萬美元提升孟加拉吉大港山區(CHT)脆弱社區的氣候調適能力。該地區生態豐富卻易受氣候變遷影響,亦為多個少數民族的聚落。
GRACE計畫由孟加拉環境、森林與氣候變遷部(MoEFCC)主導,並由設於加德滿都的山區綜合發展國際中心(ICIMOD)擔任區域執行單位,與多個政府部門和地方單位協力推動。計畫將透過「在地氣候調適生活機制」(LoCAL)提供具績效導向的調適補助,確保資金於地方層級的得以有公平與透明分配。
此計畫第一階段將涵蓋CHT地區的25個次行政區,後續將擴展至其餘10個次行政區。主要措施包括在水資源稀缺的地區建置氣候韌性基礎設施、改善蓄水池、恢復泉水與地下水補注系統,並推廣氣候韌性農業。此外,計畫將透過強化地方政府、婦女與青年在調適規劃及災害風險管理的能力以促進更積極的參與。
【國際相關重要研究】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的加劇,各國越來越重視在政策層面進行氣候風險評估,以便制定有效的調適和減緩措施。德國作為一個先行者,在國家層級進行了詳細的氣候風險評估。本研究旨在總結德國氣候風險評估過程中的經驗教訓,並探討其對其他國家在應對氣候風險評估中可能產生的啟示。
德國的氣候風險評估強調了綜合風險分析的重要性。該過程不僅有助於識別氣候變遷對各行各業的潛在影響,還促進了跨部門的協作和政策的整合。通過這一過程,德國能夠精確評估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並根據風險的層級和地區性差異制定相應的調適策略。評估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步驟是數據的質量與可獲取性,這對風險分析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研究指出,科學數據與政策需求的有效結合,能夠為政府提供實質性的決策支持,促進政策和措施的有效落實。
此外,利益相關者的參與在德國的氣候風險評估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無論是在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層面,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都需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利益方的需求與反饋。尤其是在地方層面,風險評估的結果必須能夠反映實際情況並符合當地的具體需求。研究發現,利益相關者的協作不僅有助於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還能加強政策的透明度和公共支持。
儘管德國在進行氣候風險評估過程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該過程也面臨了一些挑戰。首先,資金的分配仍然是一個制約因素,尤其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有效配置財政資源以支持氣候調適活動成為一大挑戰。其次,跨部門協調的困難也不容忽視,因為各部門的政策目標和優先事項可能有所不同,這需要強有力的協作機制來促進政策的一致性和協調性。此外,如何將風險評估的結果轉化為具體的政策行動,並確保其在地方層面的落實,仍然是實施中的一大挑戰。
近期的氣候變遷事件,如2022年歐洲乾旱,表明主要氣候風險無法僅從部門角度進行描述或管理。氣候風險常常以複雜的連鎖效應影響不同的相互聯繫的系統,因此需要採用系統性的視角來進行風險評估和解決方案的探索。許多國家的氣候風險評估(CRA)已經納入了跨部門視角,並且進行了熱點分析,識別了風險影響鏈中的連鎖效應,並考慮了調適能力。儘管連鎖效應分析仍具挑戰,但這一方法對於優先確定氣候調適措施至關重要。學習過去的關鍵複合風險(如2022年歐洲乾旱)有助於更好理解風險機制,並填補風險管理中的空白。國家的氣候風險評估應進一步關注氣候與非氣候驅動因素(如能源轉型、城市化、經濟衝擊等)之間的相互依賴,並考慮歐洲以外的氣候影響。未來,國家氣候風險評估將朝著更綜合的方向發展,儘管不同國家在目標、知識、數據等方面存在差異,但透過學習其他國家的經驗,可以有效推動各國根據自身需求發展合適的方法。
根據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於2025年1月30日發表的研究,極端高溫對2026年國際足總世界盃(FIFA World Cup)賽程安排構成重大挑戰。該研究指出,隨著氣候變遷的加劇,極端高溫事件對體育活動的影響日益嚴重,特別是在夏季舉行的戶外比賽中。
研究人員利用過去20年的氣象數據,模擬了16個預定主辦場館在不同氣候情境下的“濕球全球溫度”(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 WBGT)指標。結果顯示,在炎熱的夏季中,14個場館可能會出現超過28°C的危險高溫,其中9個場館在一半以上的時間內可能達到此溫度;此外,4個場館甚至可能達到32°C的極端高溫。
這些高溫通常出現在下午時段,而比賽多數安排在此時進行。因此,為了保護球員和觀眾的安全,建議主辦方重新考慮比賽的開球時間,將其安排在較涼爽的時段,如早晨或傍晚,以減少高溫對健康的風險。該研究強調了氣候變遷對大型體育賽事的影響,並呼籲相關單位採取適應性措施,調整比賽安排,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極端高溫挑戰。
【其他補充資訊】
202503_bcsd台灣_氣候調適與韌性—企業領袖指南 WBCSD與企業、Bain & Company及Jupiter Intelligence等專家攜手,共同開發《氣候調適與韌性─企業領袖指南》,該指南指出了企業高階管理層(執行長、財務長、營運長及業務主管、風控長)在氣候調適面向上應專注的工作、可能面臨的挑戰。並從九個模組/面向說明企業氣候調適相關的工具、架構和案例研究,以協助企業建立或調整管理實體風險與機會的方法。這九個面向分別為:辨識企業風險、評估風險暴露、營運保證、量化風險、報導(報告書整合)、調適規劃、商業機會、對齊資產/產品/投融資組合與調適策略、利害關係人議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