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

接軌國際,反貪治理:台灣能源轉型的必修課

引言:全球共通的治理挑戰

去年底《今周刊》刊登一篇匿名外商的心聲[1],直指「地方勢力勒索綠能業者,拖垮開發進度」,引發輿論譁然。上個月,一篇名為「太陽能7大陰暗內幕」的文章[2]廣為流傳,使用AI摘錄Sovacool教授團隊的最新論文[3],指出即便在監管嚴格的加州,太陽能產業依然存在不當行為。

這些報導確實令人憂心。當台灣將「2050淨零排放」的重任寄託在再生能源上時,任何的貪腐與勒索,都拖慢了轉型腳步,更傷害了公眾信任。隨著核三公投的逼近,部分政治人物如提案方的民眾黨、辯論會代表黃國昌、翁曉玲立委等人,正抓住這份社會焦慮,不斷將「綠能」與「弊案」劃上等號。近日《風傳媒》更發布民調[4]──姑且先不論其問卷顯採誘導性提問,其結果恐偏離實際民意──呈現「6成民眾有感於光電弊案,認為不該再擴增光電,並支持核三延役」的數字。

然而,這種焦慮並非台灣獨有。根據G20反貪腐小組(G20 Anti-Corruption Working Group)[5]、巴塞爾治理學院(Basel Institute on Governance)[6]、U4反貪腐研究中心(U4 Anti-Corruption Resource Centre)[7]、採掘業透明度倡議(Extractive Industries Transparency Initiative, EITI)[8]等國際機構的研究:隨著全球再生能源投資規模的急劇增加,其背後龐大的利益與複雜的審查流程,已使該領域成為一個全球性的貪腐高風險區。

國際報告指出,為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全球清潔能源投資預計將從2020年的水準增加逾3倍,達到每年約4兆美元。這種向淨零目標快速邁進的迫切需求,加上涉及大型企業與政府的巨額資金投入,潛藏著嚴重的貪腐風險。這些風險包括賄賂(bribery)、尋租行為(rent-seeking behavior)、招標舞弊(tender-rigging)、資金挪用(misappropriation of funds)。另外,既有化石燃料產業的既得利益者也可能將再生能源視為威脅,阻礙能源轉型,因而抬高再生能源的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監管嚴格的地區──如前述的加州,太陽能產業也存在不當行為。但國際分析強調,這並非再生能源本身的問題,而是源自既存的制度漏洞和監管缺失;卻在綠能快速發展的同時,一併被放大了:例如監管環境相對不成熟,制度框架脆弱且資訊不透明,導致公共監督完全失效。此外,部分在石油和天然氣領域曾有不良商業行為的跨國公司,當它們轉向再生能源領域時,也一併帶入了這些不當的商業慣習。最後,雖然許多國家已有反貪腐法規,但執法不力仍是個普遍問題。

所以說,問題的根源真的是綠能本身嗎?國際經驗告訴我們,關鍵不在於再生能源本身,而在於我們是否建立了足以防弊的「治理」框架。

對比案例:屏東典範與雲林困局

【屏東:符合國際反貪原則的成功典範】

回顧台灣經驗,2011年屏東在莫拉克風災後推動的「養水種電」計畫,就是絕佳典範[9]。其成功關鍵在於一個願意承擔責任、建立透明機制的地方政府,以及落實「社區營造式」的參與式規劃。

當時縣長曹啟鴻親自逐戶拜訪地主、舉辦無數場說明會,積極建立信任基礎。縣府主動扮演業者與地主間的「平台」,以標準化的地租及優先僱工回饋農漁民。這種做法完美體現了國際反貪腐策略的兩大支柱:

  1. 有意義的社區協商(Meaningful Community Consultation)
    透過廣泛且深度的民眾參與,力求資訊公開透明,讓所有利害關係人皆知悉利益分配標準,杜絕私相授受的可能性。
  2. 透明的利益共享機制(Benefit Sharing Mechanism)
    制定明確規則,限縮執行者私自決定的空間,有心人士難以利用資訊落差或個人決策權限,誤導或勒索能源開發商,私下索求非法的交換條件。

屏東早年的經驗證明,杜絕綠能弊案是完全可能的,綠能可以成為地方共榮的催化劑。

【雲林:典型的「治理失靈」案例】

反觀雲林在沿海地層下陷土地推動綠能專區的困境[10],則是典型的「治理失靈」案例,其樣態與國際報告警示的腐敗風險如出一轍。當地方政府未能有效扮演中介者角色時,便為不肖地方派系創造了尋租空間。

這些「綠能蟑螂」利用光電業者作為「外來者」難以取得地方信任的弱點,壟斷協調者的角色,濫用審核權限,藉由煽動地方抗爭向業者索賄,以各種名目巧取豪奪。根據司法紀錄,涉案人士橫跨藍綠及無黨籍民代,亦有官員涉入(表1)。

這種現象根源於制度框架的脆弱性(Vulnerability of Institutional Frameworks)資訊不透明(Opacity in Procedures),讓公共監督完全失效,應普惠於民的社區利益,最終流入少數人口袋。

表1 涉嫌綠能弊案的政治人物與官員

姓名 職位 黨籍 背景 案件進度
蔡長昆[11] 雲林縣麥寮鄉鄉長 民進黨(-2022)
無黨籍(2022-)
目前雖為無黨籍,但曾為民進黨員。
在地方上被視為親綠營人士。
已遭收押禁見、監察院彈劾,
並因另案(賄選)解職。
林芬瑩[12] 前雲林縣台西鄉鄉長 無黨籍 其夫婿丁文彬不具公職身分,一同涉案。 二審判決有罪。
鍾東榮[13] 雲林縣二崙鄉鄉長 無黨籍 雖為無黨籍,但被認為親近藍營、
被認為與雲林張榮味地方派系關係密切。
該派系與國民黨有深厚淵源。
已遭起訴,並限制出境出海。
陳漢志[14] 前苗栗縣通霄鎮鎮長 無黨籍 無黨籍,自校長退休後競選公職。 更一審判決有罪(恢復10年刑期),
並遭監察院彈劾。
黃凱[15] 前雲林縣議會議長 無黨籍 雖為無黨籍,但被認為與雲林張榮味地方派系關係密切。
該派系與國民黨有深厚淵源。
已遭收押禁見
沈宗隆[16] 前雲林縣議會議長 國民黨 國民黨籍,其政治生涯與國民黨緊密相連。 曾遭羈押。後以300萬元交保,
並禁止出境出海、限制住居
張騰龍[17] 立法委員鄭天財助理 未知 長期擔任國民黨籍立委鄭天財助理,
其政治活動、人脈網絡與國民黨密不可分。
曾遭羈押。
後以200萬元交保、限制出境出海。
洪天盛[18] 前立法委員廖國棟助理 未知 長期擔任國民黨籍前立委廖國棟辦公室主任,
其政治活動、人脈網絡與國民黨密不可分。
已遭起訴,且因另案在監服刑。
游振偉[19] 經濟部能源署署長 未知 為常任文官,需行政中立。
其職涯服務過不同黨派政府,較無特定政黨色彩。
已遭監察院彈劾,並移送懲戒法院審理。
陳凱凌[20] 前台南市經發局局長 民進黨 其仕途多在民進黨執政縣市,
與民進黨的執政版圖高度重疊。
判刑定讞。
因褫奪公權已確定,且法律效果相當於最重懲戒處分,
懲戒法院認定已無懲戒實益,故判決免議。
蔡鴻喜[21] 前彰化縣大城鄉鄉長 民進黨 民進黨籍,其政治生涯與民進黨緊密相連。 二審判決有罪。
蔡碩任[22] 彰化縣竹塘鄉鄉長 民進黨 民進黨籍,其政治生涯與民進黨緊密相連。 一審審理中,限制出境出海。
林哲凌[23] 前雲林縣口湖鄉鄉長 民進黨(-2019)
無黨籍(2019-)
曾為民進黨籍;因涉入弊案,
於2019年被民進黨開除黨籍,後以無黨籍身份參選。
二審判決有罪。

 

破除迷思:集中式能源的貪腐真相

從雲林與屏東的故事我們看到,再生能源「分散式佈建」的特性,確實讓它更有機會被各地的有心人士所「捕獲」。但這絕不代表投資金額更龐大、技術門檻更高的「集中式佈建」傳統電廠就比較「清廉」。

核電產業的系統性貪腐

放眼國際,核電產業的系統性貪腐更是怵目驚心:

  • 南韓核電黑手黨(Nuclear Mafia)[24]:2012年爆發大規模貪腐醜聞,上千份核電廠零件安全證書是偽造的,導致多座反應爐停機,上百位官員與供應商遭起訴。
  • 日本福島內幕[25]:資深記者鈴木智彥揭露,從核電廠建設、維護到除役,早已是地方黑道與派系分食的龐大事業,長期壟斷相關工程的層層轉包。
  • 美國Holtec案例[26]:全球核廢料處理巨擘近年爆發一連串醜聞,包括高層侵吞公款、財報不實、長期賄賂等,完美展示核工業封閉體系下的貪腐樣態。鑒於Holtec這樣一家正積極推動「重啟核電」 的公司竟存在如此多的治理困境,當今主張「重啟核電」的論述,往往忽略了這個產業在全球各地都難以根除的治理困境,這使其風險更加顯著。

台灣核電廠弊案實錄

回顧台灣,核電廠的貪腐紀錄同樣觸目驚心。從核四廠預算暴增至近3000億元、工期一再延宕,到核一、二廠長期遭地方勢力以「敦親睦鄰」為名進行圍標勒索,相關弊案層出不窮。近年核一、二廠進入除役階段,上千億除役預算又成為各方覬覦的新目標(表2)。

不僅如此,核能與火力發電廠的貪腐風險是「終身持續性」的。只要電廠運轉,就需要源源不絕地採購巨額燃料(煤炭、核燃料),每次採購都是新的貪腐溫床。相較之下,再生能源投資主要集中在前期資本支出,建成後不再有大規模燃料採購,大幅減少長期、系統性貪腐的機會。

總結來說,集中式能源的弊案特點是:舞弊金額更鉅大、資訊更封閉、監督更困難,且貪腐風險伴隨電廠整個生命週期。所謂集中式能源比較「清廉」,不過是被資訊不對稱所掩蓋的假象。

表2 台灣核電廠近年主要採購弊案

弊案名稱 涉案者 案情 涉案金額 司法程序 監察院糾正
核四廠工程混凝土採購弊端[27] 周吉村(台電龍門施工處前副處長)
相關廠商
賄賂
採購弊案
偷工減料
逾650萬元 判刑8年
褫奪公權5年
監察院彈劾周吉村
核一、二廠工程採購圍標與貪瀆[28] 賈儒龍(台電員工)
郭○村(天道盟同心會金山分會長)
貪瀆
圍標
脅迫
未揭露 賈儒龍、郭○村等人有罪判決
賈儒龍撤職並停止任用1年
監察院糾正台電公司內控失靈
核一廠邊坡地質災害救災工作採購弊端[29] 賈儒龍(台電員工) 浮編預算
違反採購法
規避監督
未揭露
(造成公庫損失)
賈儒龍有罪判決 監察院糾正台電公司
內控失靈、監督不周
核燃料
採購收賄[30]
任姓組長(台電燃料處核燃組) 不違背職務收受賄賂* 501萬元 判刑9年6個月
全案定讞
核二廠
焚化爐系統採購收賄[31]
曾姓廠長(台電核二廠)
曹姓業者(山瑞科學公司負責人)
收賄
行賄
財產來源不明
上百萬元
(曾姓廠長另有數百萬元財產來源不明)
曾姓廠長遭羈押禁見
曹姓業者100萬元交保

*不違背職務收受賄賂:係指公務員或仲裁人就其職務上應為或得為之行為,雖未做出違反其職務或法令的決定,但仍收受賄賂或其他不法利益。此行為在法律上仍構成貪污犯罪,因其核心在於公務員廉潔義務的違背,而非最終行為的合法性。

接軌國際:建構綠能反貪腐體系

面對挑戰,台灣近年改革方向正逐步對應國際公認的反貪腐策略,從「個案查辦」走向「系統性預防」:

  1. 強化資訊透明

國際策略極度重視合約與許可證公開化。台灣成立「太陽光電透明與協力行動平台[32]」,將場址、租金等資訊上網公開,正是關鍵一步。

  1. 深化社區參與

為避免社區利益被地方菁英獨佔,國際間強調需有「自由、事先和知情同意」(Free, Prior, and Informed Consent; FPIC)的諮詢程序。經濟部2025年修訂《電業登記規則》,要求業者申請前必須召開地方說明會,保障社區知情權與參與權。初步看來,這個方向符合國際倡議的指導,但仍有待日後的落實。

  1. 建立跨域治理平台

國際上,仿效採掘業透明度倡議(Extractive Industries Transparency Initiative, EITI),建立橫跨政府、企業與公民社會的監督平台,被證實有效。台灣自2024年起,法務部、經濟部、台電、農業部、內政部組成的跨部會「綠能廉政平台」,具備多方利害關係人合作雛形,有望成為強化監督與問責的樞紐。

建設性監督vs政治操弄

當我們理解問題的全球性與解方的共通性,再回頭看國內爭議,便能更清晰判斷:誰在提出建設性治理方案,誰只是利用民眾焦慮進行政治操作。

在近日公投辯論會上,我們看到黃國昌立委不斷宣稱綠能產業是「綠友友」,是執政黨輸送利益的管道。卻無視綠能經營者背景囊括藍綠各黨、遍及台資與外資的事實。他甚至將Google與貝萊德共同投資的水面型光電廠,錯指為雲豹能源的資產[33]。身為法律學者的他,從未善用專業、提出反貪腐具體建言,卻熱衷製造陰謀論標籤。

反觀2023年時任的時代力量立委們,便與環保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34],具體訴求案場資訊公開、選商機制透明化、建立明確審查標準,並且應將行政規則提升至法規命令位階,讓決策受到國會監督。

兩相對照下,我們不禁要問:一位理應監督政府、完善法治的立法委員,為何對具體的反貪腐制度建言興趣缺缺,卻熱衷於製造「綠友友」的陰謀論標籤,將所有廠商都打成權貴集團?這種「只破不立」的問政風格,究竟是為了國家的進步,還是個人的政治聲量?

為了改進台灣的能源治理模式,我們需要建設性的監督;而這需要精準的問題診斷:究竟是貪腐問題,還是制度設計的非預期後果?若屬前者,應加強地方與中央的協調,以利釐清法令適用上的模糊空間;並落實資訊公開與民眾參與,才能杜絕有心人士利用資訊不透明、私相授受。若屬後者,就需要專業深入的問題分析,據此提出建設性的政策修正方案。

一味的指控與煽動,只會模糊問題的真正癥結,阻礙政策的診斷與改進。到頭來犧牲的是全民未來的福祉,卻只成就了特定政治人物和媒體財團的政治及商業私利。雲林的案例更提醒我們,當地方的反對聲浪高漲時,其背後可能不僅是單純的民意。民眾的真誠擔憂,若未能明辨,便可能在無意間成為了有心人士勒索綠能業者的話術,客觀上助長了他們牟取私利的空間。

能源民主化:不得不邁步前行

回顧全球近十多年能源轉型歷程,再生能源因其分散部署特性,被認為得以擺脫「能源特權」,實現權責合一的「能源民主」:汰除集中式電廠對所在社區的污染,不再犧牲少數居民環境來滿足大多數人用電需求。

就像從威權政體走向民主化,權力下放並不保證人人都能公正地享有決策權,仍衍生地方派系崛起、黑金政治等問題;能源民主化的過程也遭遇類似的困難。

每當人們目睹眼前爭論,總有人懷念過去的「和諧」。但仔細檢視歷史,無論威權政體下的「秩序」或集中式能源系統的「清廉」,其實都只是資訊閉鎖下帶給大眾的假象。

換個角度來看,其實正是因為政治和能源系統逐漸民主化,一般大眾才更容易察覺弊端,有能力揭露問題,並召喚公眾監督。由此可見,我們不該走回頭路,追求一般人完全無法企及的集中式電廠;仍應選擇監督門檻較低的分散式電廠,並持續強化民眾參與、促進資訊透明。

結論:建設性治理的台灣選擇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台灣正站在能源轉型的十字路口。我們的選擇很清楚:是要繼續受困於地方政治的泥淖與不實的訊息戰,還是勇敢地接軌國際,透過打造一個乾淨、透明的治理體系,走上一條真正永續的發展之路?

國際經驗與這場論辯的核心都指向同一個答案:轉型成功的關鍵,從來不只在於技術或資本,而在於我們能否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良善治理體系。這需要我們——做為真正關切永續發展的公民——懂得明辨是非:是選擇那些承認政策複雜性、願意基於科學證據討論的政治人物?還是縱容那些只會提供簡化口號、迎合民粹的政客?

更重要的,是我們應有的心態與歷史視野。台灣的民主運動是場百年追求,而再生能源發展不過十幾年,必然伴隨著挑戰與不完美。我們不能因此就被特定政客與媒體的話術動搖,輕易放棄轉型。相反地,我們應站穩立場,支持所有具建設性的監督,同時警惕那些偏頗的政治宣傳,才能成為推動台灣邁向淨零的社會力量。這不僅是能源的選擇,更是對台灣未來的價值選擇。

[1] 今周刊. (2024, November 6). 賴政府嚴查綠能弊案!外商泣訴「差點把命丟了」:來台6年被黑道勒索、找警察也沒用…台灣從根裡爛透- 今周刊.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7/post/202411060010/

[2] 蘇柔瑋. (2025, July 9). 綠色環保典範攏是假?外媒揭太陽能板7大陰暗內幕:裙帶、官商勾結「水很深」.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83826/solar-power-corruption

[3] Sovacool, B. K., Novaković, B., & Dunlap, A. A. (2025). Sex for solar? Examining patterns of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 corruption within the booming California solar energy market. Energy Strategy Reviews, 59, 101727. https://doi.org/10.1016/j.esr.2025.101727

[4] 李瑋萱. (2025, August 11). 誰吃了光電大餅7》中南部案場藏污納垢!民心思變下的非核家園:6成國人「弊案有感」. https://www.storm.mg/article/11058943

[5] G20 Anti-Corruption Working Group. (2022). Background Note on Mitigating Corruption Risks  in Renewable Energy. https://www.unodc.org/documents/corruption/G20-Anti-Corruption-Resources/Thematic-Areas/Sectors/2022_Background_Note_on_Mitigating_Corruption_Risk_in_Renewable_Energy_adopted.pdf

[6] Maja de Vibe, & Mark Robinson. (2024, September 11). Working Paper 53: Good governance and the just transition: Implications for renewable energy companies. Basel Institute on Governance. https://baselgovernance.org/publications/wp-53

[7] U4 Anti-Corruption Center. (n.d.-a). Anti-corruption in the renewable energy sector. U4 Anti-Corruption Resource Centre. Retrieved August 5, 2025, from https://www.u4.no/publications/anti-corruption-in-the-renewable-energy-sector/fullversion

[8] EITI. (2023). Terms of Reference: Study on governance and corruption risks in the renewable energy sector. https://eiti.org/sites/default/files/2023-03/ToR%202023%20Publication%20on%20governance%20and%20corruption%20in%20renewable%20energy%20sector_0.pdf

[9] 林淑惠. (2017). 因應氣候變遷的在地協力調適行動—以屏東養水種電及光采濕地的推動經驗為例.

[10] 周正履. (2019). 從地方政治觀點看雲林地面型太陽光電的發展困境. 政治大學學位論文.

[11] 鄭旭凱(2022年5月17日)。未參與民進黨黨內提名登記 麥寮鄉長蔡長昆:參選到底。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865719

謝文哲(2024年1月18日)後援會長買票!麥寮鄉長蔡長昆二審當選無效 曾被鄉民發起投廢票。鏡週刊。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40118edi067

姜宜菁(2024年8月23日)。前麥寮鄉長等3人向綠能業者索賄 檢方偵結起訴。中央社。https://www.cna.com.tw/news/asoc/202408230112.aspx

監察院(2025年4月16日)。雲林縣麥寮鄉前鄉長蔡長昆,假藉創維1期陸域風電案,向廠商勒索新臺幣320萬元,違失情節重大,監察院通過王幼玲、葉宜津、蕭自佑委員所提彈劾案。監察院。https://www.cy.gov.tw/News_Content.aspx?n=640&s=32925

[12]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2023年5月16日)。臺灣雲林地方法院111年度訴字第268號前台西鄉長林芬瑩等人貪污案件新聞稿。司法院。https://www.judicial.gov.tw/tw/cp-1888-865801-5c574-1.html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2025年2月25日)。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12年度上訴字第1148號被告林芬瑩等違反貪污治罪條例案件新聞稿。司法院。https://www.judicial.gov.tw/tw/cp-1888-1259909-76a37-1.html

[13] 蔡維斌(2024年8月22日)。住家查扣逾700萬…二崙鄉長鍾東榮涉貪被羈押 雲縣府接到公文後將派代。聯合新聞網。https://udn.com/news/story/7326/8178295

曾韋禎(2024年8月22日)。《曾韋禎專欄》光電弊案又是國民黨。芋傳媒。https://taronews.tw/2024/08/22/1000796/

鄭維真(2025年7月18日)。彰化雲林光電弊案 涉案2鄉長延長出境出海8月。中央社。https://www.cna.com.tw/news/asoc/202507180165.aspx

[14] 陳慶居 、何冠嫻、巫靜婷(2018年11月25日)。藍軍勇奪8成 綠地慘遭剷除──苗栗縣鄉鎮市長選情。中國時報。取自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1125000761-260107?chdtv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2023年5月24日)。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有關陳漢志等人被訴違反貪污治罪條例案件新聞稿。司法院。https://www.judicial.gov.tw/tw/cp-1888-871705-181b6-1.html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2024年8月7日)。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2年度上訴字第2352號陳漢志等人違反貪污治罪條例案件新聞稿。司法院。https://www.judicial.gov.tw/tw/cp-1888-1139618-60c87-1.html

監察院(2025年4月15日)。苗栗縣通霄鎮前鎮長陳漢志收受賄賂情節重大,監察院通過彈劾案。監察院。https://www.cy.gov.tw/News_Content.aspx?n=640&s=32901

趙麗妍(2025年8月12日)。前苗栗通霄鎮長陳漢志索賄案 更一審重判10年。中央社。 https://www.cna.com.tw/news/asoc/202508120281.aspx

[15] 廖郁賢(2023年8月15日)。政治是門生意?雲林張家游移在侯、郭、柯之間的曖昧關係。思想坦克。https://voicettank.org/政治是門生意?雲林張家游移在侯、郭、柯之間的曖昧關係

陳政宇(2024年7月6日)。雲林連2任泛藍議長涉綠能弊案 民進黨籲:藍白快找張麗善查。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727847

高華謙(2024年10月18日)。雲林縣議長黃凱坦承收賄1480萬元遭起訴移審後300萬交保。中央社。https://www.cna.com.tw/news/asoc/202410180340.aspx

[16]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2023年6月2日)。雲林縣議長沈宗隆具保停止羈押新聞稿。司法院。 https://www.judicial.gov.tw/tw/cp-1888-878665-8c5c6-1.html

[17] 謝幸恩(2025年2月19日)。前國民黨立委廖國棟涉索賄500萬 施壓官員推動綠能遭起訴。中央社。https://www.cna.com.tw/news/asoc/202502190109.aspx

[18] 謝幸恩(2025年2月19日)。前國民黨立委廖國棟涉索賄500萬 施壓官員推動綠能遭起訴。中央社。https://www.cna.com.tw/news/asoc/202502190109.aspx

[19] 監察院(2025年2月26日)。監察院通過林文程、浦忠成、趙永清委員所提,對經濟部能源署署長游振偉、前組長林文信及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前局長陳凱凌等3人彈劾案。監察院。https://www.cy.gov.tw/News_Content.aspx?n=124&sms=8912&s=32628

[20] 張文川(2024年10月29日)。南市前經發局長陳凱凌入獄褫奪公權 懲戒撤職無實益判免議。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4845732

懲戒法院懲戒法庭(2024年10月29日)。112年度澄字第13號陳凱凌懲戒案件判決說明新聞稿。司法院。https://www.judicial.gov.tw/tw/cp-1888-1189678-554df-1.html

辛啓松(2024年12月7日)。幕後/台南力暘弊案開庭 陳凱凌被爆為光電利益霸凌剛畢業小技士。菱傳媒。https://rwnews.tw/article.php?news=18407

監察院(2025年2月26日)。監察院通過林文程、浦忠成、趙永清委員所提,對經濟部能源署署長游振偉、前組長林文信及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前局長陳凱凌等3人彈劾案。監察院。https://www.cy.gov.tw/News_Content.aspx?n=124&sms=8912&s=32628

[21]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2022年6月8日)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1年度上訴字第162號蔡鴻喜等違反貪污治罪條例等案件新聞稿。司法院。https://www.judicial.gov.tw/tw/cp-1888-655080-cc86c-1.html

[22] 鄭維真(2025年7月18日)。彰化雲林光電弊案 涉案2鄉長延長出境出海8月。中央社。https://www.cna.com.tw/news/asoc/202507180165.aspx

[23] 姜宜菁(2022年5月5日)。口湖鄉長宣布退出民進黨 杜絕個人官司被政治操作。中央社。https://www.cna.com.tw/news/aloc/202205050183.aspx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2023年5月31日)。
雲林地方法院110年訴字第446號前口湖鄉長林哲凌等人貪污案件新聞稿。司法院。https://www.judicial.gov.tw/tw/cp-1888-876825-29224-1.html

[24] Reuters. (2013, October 28). South Korea sees nuclear power as key part of energy mix. Reuters. Retrieved from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3/10/28/us-korea-energy-nuclear-idUSBRE99R0BR20131028?feedType=RSS&feedName=environmentNews

[25] 鈴木智彥(2013)。《黑道與核電:福島第一核電廠潛入記》(卓惠娟 譯)。大牌出版。原作出版年2013年。

[26] New Jersey Monitor. (2024, November 20). New legal claims offer warning signs about energy firm Holtec, critics say. New Jersey Monitor. Retrieved from https://newjerseymonitor.com/2024/11/20/new-legal-claims-offer-warning-signs-about-energy-firm-holtec-critics-say/

[27] 監察院(2011年7月12日)。核四工程收賄 監察院彈劾台電官員周吉村。監察院。https://www.cy.gov.tw/News_Content.aspx?n=124&sms=8912&s=5666

[28] 監察院(2025年1月23日)。核一、二廠工程採購疑涉貪瀆及圍標不法,監察院糾正台電公司,監委田秋堇、蔡崇義籲請行政院正視不法集團介入相關採購,以免衍生核安風險疑慮。監察院。https://www.cy.gov.tw/News_Content.aspx?n=125&s=32399

[29] 監察院(2025年1月23日)。核一、二廠工程採購疑涉貪瀆及圍標不法,監察院糾正台電公司,監委田秋堇、蔡崇義籲請行政院正視不法集團介入相關採購,以免衍生核安風險疑慮。監察院。https://www.cy.gov.tw/News_Content.aspx?n=125&s=32399

[30] 謝幸恩(2025年4月29日)。台電前組長核燃料採購收賄500萬 判刑9年半定讞。中央社。https://www.cna.com.tw/news/asoc/202504290048.aspx

[31] 林長順(2025年8月15日)。核二廠長、林口發電廠長涉收賄 遭貪污罪起訴。中央社。https://www.cna.com.tw/news/asoc/202508150054.aspx

[32] 太陽光電透明與協力行動平台. (n.d.). 取自 2025年8月19日, https://public.revo.org.tw/Index/)

[33] 立法院議事暨公報資訊網(2025)。〔線上資料〕立法院第11屆第3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20次全體委員會議,2025年7月16日,討論「光電設施對環境影響情形」。會議地點:群賢樓801會議室。取自立法院議事暨公報資訊網。

[34] 潘維庭. (2023, March 14). 綠能弊案頻傳 時力要求能源局檢討法規:涉賄不肖業者不得參與開發 | 新聞. 風傳媒. https://www.storm.mg/article/4755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