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

巴黎運輸淨零的核心戰略:建立專用步行區與腳踏車專用道

文・利祐任(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還路於民 Vision Zero Taiwan)
巴黎在2023年、2008年獲得永續交通獎(STA),本文將探討巴黎經驗在台灣永續運輸的政策制定上可借鏡之處。

現行台灣永續運輸推行上,常常能看將雙零(Vision Zero&Net-Zero)概念納入法律與政策制定,但對比國際,仍能看到台灣策略制定上的不足與失衡;本文以巴黎低碳排放區為例,探討以政府為主軸單位的投資情形與關鍵措施的推行層級。

永續運輸的雙零願景(Vision Zero與Net-Zero)

Vision Zero零死亡願景」核心理念是「任何交通相關的死亡和重傷都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並明確指出,交通事故的責任不僅是道路使用者,還包括系統的設計者。

而在環境衝擊上,氣候行動重點便是要達到淨零排放(Net-Zero),因此交通系統亦須加快去碳化。由此觀之,永續交通的意涵,便是要同時零死亡願景(Vision Zero)與淨零排放(Net-Zero)的雙零願景。

巴黎-減碳-綠色交通-人本城市-腳踏車道-淨零排放-零死亡願景-行人路權-還路於民-交通規劃-環保-永續與運輸相關的永續發展指標又可分為不同階層,彼此環環相扣。資料來源:SLOCAT,2019 圖片來源: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還路於民提供

台灣在2023年8月20日,有了第一屆行人路權大遊行並喊出「Vision Zero」後,台灣政府跟進喊出2030年交通死亡人數下降30%,2050朝向零死亡願景「Vision Zero」的目標,也因此催生出台灣第一部「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並於2023年12月1日立法院三讀通過,爾後還推出「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想解決步行空間問題。

除了法源,從投資面,我們也看到政府的因應為;永續提升行人安全計畫四年(112年至116年)共400億台幣,分年編列為;20、100、140、140億元。

但是這樣就夠了嗎?我們可以從國際其他城市獲得經驗,看看其他城市是如何推行永續運輸。

巴黎2050永續運輸政策的背景

巴黎於2018年發布《Paris Climate Action Plan 2050》,明確指出在2050年實現全面的碳中和,這需要城市在多個領域進行深度轉型,尤其是在交通領域:減少交通排放、改善空氣品質,以及推動再生能源作為應對氣候變遷的核心措施。

巴黎的低碳轉型策略強調交通基礎設施的升級與改善,並透過減少車輛使用、增加綠色出行方式來達成這些目標。在此背景下,專用步行區和腳踏車道能夠支持低碳的主動運輸模式,因而成為巴黎實現運輸淨零目標的關鍵策略。

巴黎-減碳-綠色交通-人本城市-腳踏車道-淨零排放-零死亡願景-行人路權-還路於民-交通-環保-永續

根據運輸與發展政策研究所統計,不同交通方式所排放的溫室氣體量有巨大差距。資料來源:ITDP,2021 圖片來源: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還路於民提供

巴黎運輸淨零的核心戰略:專用步行區和腳踏車道、戰術型都市應用

專用步行區和腳踏車道作為巴黎實現低碳排放的核心戰略,巴黎市政府旨在減少對私家車的依賴,推廣步行和自行車等低碳出行方式。這些專用區域不只提升了出行安全,也促進市中心的空氣質量改善。藉由過重新設計城市空間,不僅幫助巴黎達成減少碳排放的目標,還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質。

這一策略,成為巴黎實現「零死亡願景(Vision Zero)」和「淨零排放(Net-Zero)」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