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

解析COP29:TCAN研究中心系列文章

今年TCAN雖未派員參與COP29會議,但仍參與各類COP29線上活動,即時追蹤各議題的討論內容。

本文將一併收錄TCAN研究中心研究員們,刊登於各媒體平台的系列文章:


COP29推進巴黎協定第六條,碳市場又要熱起來?如何看待碳權的減碳效益?

/TCAN研究員 林雨璇

摘要:COP29氣候峰會聚焦《巴黎協定》第六條的碳定價工具,推動全球碳市場發展。6.4條的永續發展工具明確要求專案避免對環境和社會造成傷害,並建立衡量、報告及查驗機制以保障問責性。雖取得進展,如碳移除標準和評估方法,但其定義模糊、程序缺乏透明度,遭受國際組織批評。台灣雖非締約國,須參考國際規範確保碳市場誠信,並避免過度依賴碳市場拖延減排。專家建議碳權應用於價值鏈外貢獻,而非碳抵換,以提升氣候行動效益。…閱讀更多


從《COP29氫能宣言》檢視台灣未完成的國家氫能戰略

/TCAN研究專員 林韋翰

《COP29氫能宣言》強調氫能對淨零轉型的助力,呼籲各國加速綠氫發展,將其納入淨零戰略。重點包括:擴大潔淨氫能生產規模,推動市場需求,特別是在難減部門的應用;建立全球統一的標準與認證,促進國際合作;並確保發展進程具公平性與包容性。宣言認為,綠氫是唯一符合永續目標的氫能路徑,應避免低效碳減排手段如氫混燒,聚焦高效應用與再生能源輔助儲能,以發揮最大減碳效益。…閱讀更多


COP首個「數位日」聚焦AI氣候應用、高能耗對策,台灣綠色數位政策能否跟上?

/TCAN研究助理 方鈺宜

COP29強調AI與數位科技對淨零轉型的潛力,發布「綠色數位行動宣言」,呼籲發展永續數位基礎設施、減少能耗與碳排放,推廣清潔能源與循環經濟應用。AI技術已成功應用於氣候調適如預警系統及農業輔助,但高能耗挑戰需透過政策與技術創新解決,實現AI助力氣候目標的最大化。…閱讀更多


COP29在公正轉型是前進還是受挫?台灣可以如何落實公正轉型?為何可成為氣候外交的突破口?

/TCAN研究員 楊沛為

自2015年《巴黎協定》序文肯認了勞動力轉型與體面工作創造在國家低碳發展中的必要性以來,「公正轉型」已成國際氣候政策關鍵字。然而,印度與美國、德國的能源轉型夥伴關係談判破局,這個燃煤大國的脫碳路徑,恐難走在2050淨零的規劃上。…閱讀更多


從COP28到COP29,地方氣候行動能否協防全球1.5°C的底線?

/TCAN研究專員 張睿晴

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危機,人們時常聚焦在國家層級的氣候承諾與政策,卻容易忽略地方氣候行動在全球對抗氣候變遷中扮演的關鍵角色。若能成功促成國家與各級地方政府(如城市、鎮、州和地區)攜手合作,將能激發出更多氣候行動的潛能,更快速且有效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提升社會面對氣候變遷的韌性。…閱讀更多


COP29工業減碳趨勢及其對台灣的啟示

/TCAN研究員 林怡均

COP29於上(11)月落幕,儘管此次會議的主題日及大會宣言未直接與工業去碳化掛鉤,但各大國際權威組織如: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 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WBCSD)、碳揭露計畫(CDP)仍在此期間發布了不少報告,指引企業減碳方向。德國、瑞典、美國、日本與韓國也舉辦了多場與工業減碳相關的周邊會議,分享知識經驗、呼籲更多公私部門一同合作推動工業去碳化議程。本文整理COP29期間重要的工業減碳趨勢,期台灣政府與企業能據此接軌國際趨勢、加速氣候行動。…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