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
文/廖嘉瑜
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與歐洲氣候行動網(Climate Action Network Europe)自 2005 起,每年對 63 國及歐盟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Results, CCPI)評比。2024年在COP29期間公布的結果,台灣依然居後段班。環境部認為,CCPI 的評比方法有爭議,不宜直接引用此結果評斷我國的減碳努力。
今年CCPI結果出爐,台灣僅得第 60 名,日本、韓國分居後段班的第 58 名、第63 名;美國及加拿大為第 57、第62 名。至於碳排大國印度則名列前茅列為第10名,還優於大多數歐洲國家。
CCPI :台灣NDC設定過低、無明確石化燃料退場機制
CCPI的「溫室氣體排放」、「再生能源」、「能源使用」及「氣候政策」等四大面向評比中,台灣在「再生能源」項目由51名進步到43名,但「氣候政策」項目由24名降至39名,比重最高的「溫室氣體排放」更只有第62名。
CCPI 指出,台灣在2022年宣布了2050年達成碳中和的目標,並推動可再生能源、減少使用化石燃料等政策。隨後,立法院也通過了《氣候變遷應對法》,為減碳目標增加法律約束力。
CCPI代表專家們對此表示肯定,但他們也提醒,我國計劃2025年減少10%的溫室氣體排放,到2030年減少24±1%的短期目標明顯過低。
另外,台灣預計到2025年要實現包括太陽能、風能、地熱能和海洋能等再生能源發電佔比達20%,到2050年則達到60%至70%。對此,專家雖支持加速乾淨能源的發展,但對於我國僅宣布2025年後不再建設燃煤發電設施,並只將現有燃煤機組轉為燃氣機組的計劃,專家認為措施不夠具體,且缺乏有效的石化燃料退場機制。
環境部:CCPI各國目標訂定有爭議 對台灣標準莫名嚴格
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指出,以占比最高的溫室氣體人均排放目標來看,CCPI為台灣設定的目標是從2023年的11.09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降到目標的3.18公噸,日本是從8.17公噸降至4.43公噸,美國15.75公噸降至10.04公噸,中國則只需從10.24公噸降至4.43公噸。
若再比較 2030 年的碳排目標,CCPI推估台灣人均碳排將有8.65公噸,並希望降至2.44公噸;但和台灣人均碳排量現況相當的加拿大,只需從12.17公噸降至7.95公噸。
黃偉鳴表示,雖然制定表面上符合國際公約「共同但差異責任」,但為何對台灣的標準特別嚴苛?CCPI方面從未給出正面回應。
面對CCPI對於台灣化石燃料退場機制的質疑,彭啟明回應,台灣在再生能源跟上前,已經在煤轉氣的過渡期上。相較於天然氣,煤的碳排還是高出許多,他預計台灣10年內應能擺脫對煤的依賴;至於CCPI指出2030年24±1%的減碳目標太低,彭啟明則表示連他自己都不滿意,因此現在各部會都在努力中,希望盡早提出NDC3.0。
CCPI相較其他國際評比結果不同 環境部提出質疑
環境部表示,除了CCPI,國際民間或學術機構針對各國的環境與氣候表現也有不同的評比。
例如今年11月耶魯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發布「環境績效指標(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EPI」,針對全球 180 個國家的環境面向進行評比,我國整體排名位居第 60 名。其中在「氣候變遷」面向,我國排名第49,與亞洲鄰近國家相較,僅次於日本的第13名, 優於南韓的第58名,還有中國的第107名及新加坡的第96名。美國及加拿大在這份評比排名分別為第42、50名,在 CCPI 表現良好的印度則只排第133名。
另一項,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European Commission Joint Research Centre, JRC)報告指出,JRC 透過全球大氣研究溫室氣體排放資料庫(Emissions Database for Global Atmospheric Research, EDGAR),提出全球 210 個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報告,全球2023年的排放量較於2005年成長28%,其中,中國與印度均成長95%,韓國與新加坡則分別成長14%與48%。相較之下,台灣2023年的排放量較2005年減少10%,不僅低於全球平均值,在亞洲也僅次於減少26%的日本。
為何台灣被高標審視?CCPI:早在30年前就該開始減碳
同樣都為國際評比,為何排名落差這麼大?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解釋,CCPI是以2030以前,評估人均能耗還有碳排減量程度的短期目標,EPI則是根據長期的碳排線性趨勢與成長率;JRC則非評比,而是一般統計資料。他說,指標設計的差異是導致名次落差大的主因。
至於 CCPI 為何對台灣要求特別嚴格?趙家緯點出,遇到相同問題的還有韓國。他表示,根據CCPI的說法,台、韓在1990年代就被視為已開發國家,早在當年就該進行減碳,而非拖到近年才開始行動,因此需以更高標準檢視。
而針對再生能源的部分,趙家緯則認為CCPI對於台灣給出不錯的評價,此項目也幫助我國拉高了整體CCPI排名,因此台灣的再生能源發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