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

紐約氣候遊行聚焦汰除化石燃料,台灣企業為何竟成「負面案例」?


紐約氣候遊行聚焦汰除化石燃料,台灣企業為何竟成「負面案例」?

文:楊沛為/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

原文在2023–10–05刊載於CSR@天下

2023聯合國氣候峰會(COP 28)11月底將在產油國杜拜登場,近期發布的各項氣候報告,包括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學界和數位國際政要皆提出必須「汰除」化石燃料。9月剛剛落幕的紐約氣候遊行主要訴求就是「終結化石燃料」,但不是聯合國會員國的台灣卻在遊行中被當作「負面案例」提起,發生了什麼事?以下為作者在紐約遊行現場的觀察。

2023年9月中旬,數萬民眾擁入紐約街頭高喊:「氣候正義,現在就要!」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召集各國領袖參與「氣候野心峰會」前,透過示威遊行,要求各國政府正視化石燃料對氣候變遷加劇的危害,呼籲立即停止批准新的石油和天然氣開發,汰除化石燃料。

同時,一年一度由國際非營利組織Climate Group所籌畫的「紐約氣候週」也揭開序幕,聚集各地政治、商界、公民社會人士,透過400多場的座談與活動,討論各種氣候解方。

國際組織毫不避諱強調「汰除」化石燃料,將成COP28談判爭點

近期一連串氣候科學綜整報告一再提醒,「淘汰化石燃料」對達成淨零排放與《巴黎協定》1.5°C升溫目標有多重要。

9月初,UNFCCC發布自《巴黎協定》簽訂以來首份全球盤點報告結論,彙整學界、產業與民間各方觀點,為全球在消減溫室氣體排放、建立氣候韌性、籌措氣候金融等面向,打了一份「期中成績單」。

報告指出,要達到二氧化碳與溫室氣體的淨零排放,有賴「所有部門與背景的系統性轉型,包含在擴大再生能源規模的同時,逐步汰除所有未使用碳捕捉技術(unabated)的化石燃料,以及終結森林砍伐、減少非二氧化碳排放,與實踐供給與需求兩端的解方」。

另外,由數位國際政要組成的獨立小組「氣候過衝委員會」,包含前世界貿易組織(WTO)總幹事帕斯卡爾(Pascal Lamy)、前加拿大總理坎培爾(Kim Campbell),以及《巴黎協定》主要建構者之一的前法國氣候變遷大使勞倫斯(Laurence Tubiana)等,也在氣候野心峰會前發表總結報告。

報告除了重申全球均溫超過1.5°C將引發的風險與衝擊外,該委員會的數項建議中亦包含「政府應決議逐步汰除化石燃料的生產,與使用並加速此方面的路徑」。

相較於近年COP氣候峰會上「逐步汰除」(phase out)化石燃料的用詞,一再因為幾大燃煤國的政治遊說而縮水為「逐步減少」(phase down),UNFCCC、學界與國際政要們皆不避諱地直接強調「汰除」,立刻引起各方關注與討論。

這不僅將成為11月底石油產地杜拜舉辦COP28時各國談判的爭執點,也為這場由多達600多個公民團體共同籌劃、舉辦,且定調為「終結化石燃料」的遊行(March to End Fossil Fuels),提供更為強大的背書與動能。

紐約終結化石燃料遊行上,台灣企業反成「負面案例」

917紐約遊行時,曼哈頓中城區正好也有一場台灣市集,透過文創商品與飲食攤位,推廣台灣外交軟實力。我國駐紐約經濟文化辦事處還出動「和平胖卡」宣傳車,介紹台灣在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所做的努力與貢獻,表達台灣期盼參與聯合國的訴求。

台灣駐紐約經濟文化辦事處於9月17日的台灣市集推出「和平胖卡」與互動遊戲,強調台灣為達成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所做的努力、推廣入聯。圖片來源/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提供

可惜的是,台灣官方或民間團體都沒有藉此機會,循多年來倡議我國有權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orld Health Assembly,WHA)的模式,將入聯與國際參與的議題和氣候遊行或氣候週做有效連結。

就台灣參與聯合國(UN)體系的迫切和重要性來說,台灣是一個海島國家,但面對氣候危機所帶來的種種風險,卻被完全摒除在國際氣候談判過程外,在全球升溫趨勢與氣候衝擊加劇下,對一個努力邁向淨零的台灣相當不公。

國內公民團體長年在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空氣污染防治、公民參與、能源民主、環境正義、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等領域,不論議題研究或政策法案的倡議經驗,應該能與遊行現場的許多草根團體交流。

然而,遊行當日提及台灣的事蹟,卻是超越塑膠(Beyond Plastic)等反石化產業擴張團體,以台籍企業在美國與世界各地廠區造成污染和環境正義議題,將台籍企業作為負面教材。

超越塑膠(Beyond Plastics)與塑膠污染聯盟(Plastic Pollution Coalition)於遊行現場的抗議海報,強調石化產業對鄰近社區所帶來的污染和健康衝擊。圖片來源/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提供

超越塑膠(Beyond Plastics)與塑膠污染聯盟(Plastic Pollution Coalition)於遊行現場的抗議海報,強調石化產業對鄰近社區所帶來的污染和健康衝擊。圖片來源/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提供

過去幾年因協助友國抗疫有成,台灣累積一定程度的外交能見度與支持後,要如何在疫情過後持續以具體行動傳達「Taiwan can help」,是台灣政府與民間的共同課題。

升格前的環保署與外交部過去就曾在波蘭卡托維茲的COP24、西班牙馬德里COP25會場周邊投放廣告,宣傳台灣協助緬甸等國建置太陽能光電等。在氣候危機下,各國政府與公民社會之間的協作、經驗交流只會更顯重要。

台灣應對內提升氣候野心、加強減碳力道與韌性,對外透過技術輸出、多邊交流,與他國政府和公民社會分享氣候行動、調適、防災、公正轉型等各方面的成果經驗與挑戰,也正視台籍企業海外業務對當地環境和社區造成的衝擊,方能在國際氣候領域實踐「Taiwan can help」,為國際氣候領域做出實質貢獻。

民間倡議對「化石燃料退場」已有高度共識

遊行現場包含大型國際組織,如綠色和平、350.org等,到近年來以佔領行動成名的「反抗滅絕」,再到美國國內老牌環團塞拉俱樂部、積極倡議聯邦層級碳定價制度的公民氣候遊說組織(CCL),以及國際石油變革組織等。

甚至,通常未必以氣候議題為重心的團體,包括反戰女權團體CODEPINK、生育正義聯盟,甚至紐約當地的教會合唱團等宗教團體也都在場聲援。從參與組織的多樣性,可見對於全球氣候行動趨勢的兩層意義。

反戰女權團體CODEPINK的遊行道具,指出美國國軍的碳排放量為減碳行動中「房間裡的大象」。圖片來源/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提供

反戰女權團體CODEPINK的遊行道具,指出美國國軍的碳排放量為減碳行動中「房間裡的大象」。圖片來源/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提供

首先是,民間倡議圈針對化石燃料退場的必要性,顯然已形成高度共識。

部份團體過去在包括碳定價、核能、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地球工程(geoengineering)等議題上時常意見相左,其各自對於「氣候正義」與「公正轉型」的定義也不盡相同。

然而,遊行當天,一方面有CCL等團體持續向民眾推廣碳定價法案,另方面還有團體發放數個草根組織共同撰寫的報告書《在溫室裡被矇騙》(Hoodwinked in the Hothouse),強調不應接受「碳定價」等遵循市場機制與新自由主義邏輯,重複不平等權力關係的「錯誤解方」。

針對碳定價作為解方,立場互斥的兩方能在同場遊行提出共同訴求,足以顯示美國政府持續補貼化石燃料產業、核准鑽探和管線興建與擴建計畫等作為,美國環境運動公民團體幾乎是無不反抗的。

反應在國際氣候變遷談判場域,2021年格拉斯哥(Glasgow)的COP26決議文首次提及任何種類的化石燃料,當時各締約國同意加速「削減未使用碳捕捉技術的燃煤發電並汰除無效的化石燃料補貼」。隔年在埃及舉辦的COP27,有80多個國家聯合倡議將此決議從燃煤擴張到所有形式的化石燃料。

雖然最終並未成功納入決議文,但也顯示UNFCCC在此議題上面臨日趨強大的壓力。

今年杜拜COP28議程便將日前公布的《全球盤點報告》納入考量。民間團體展現出的高度共識,及各國政府自COP27以來所累積的倡議動能,對本屆COP28最終決議會形成哪些影響,也將是一大觀察重點。

擔任COP28大會主席、同時也是阿布達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執行長賈比爾(Sultan AI Jaber),近幾個月態度似乎有些許鬆動。他曾在6月公開表示,化石燃料的「削減」是「無可避免且重要的」。今年4月於日本北海道札幌舉行G7峰會,七國能源與環境部長亦提出「加速汰除未使用碳捕捉技術的化石燃料」的承諾。

汰除「哪種」化石燃料,卻眾說紛紜

然而,要汰除的究竟是化石燃料、未使用碳捕捉的化石燃料,還是化石燃料的「排放量」,又是一個關鍵的細節。

這也是917遊行與紐約氣候週參與組織如此多元的第二層意義:這些團體彼此之間在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等眾多議題上的不同立場,反映出全球氣候圈的分歧。

氣候週當中多場座談與活動,以美國CCUS發展概況、融資、直接空氣捕捉(Direct Air Capture,DAC)技術,應用在水泥業等難以減排產業中為題,近乎已將該技術視作氣候變遷減緩的必要工具。

若國際間接下來對於削減化石燃料的承諾,侷限在化石燃料的排放量或未使用碳捕捉的化石燃料,則CCUS技術成功的發展、應用和市場化便將能夠使化石燃料產業續命。

但也有其他的草根團體抨擊,碳捕捉技術不成熟、安全與公共衛生風險不明,是容許化石燃料與高排放產業持續鑽探、污染、漂綠的「錯誤解方」。

隨著各團體開始對「該汰除什麼樣的化石燃料」玩起文字遊戲,本屆COP28最終決議究竟會採取何哪種用詞、是否能訂定削減或汰除化石燃料提出具體時程,自然也成為最關鍵的觀察重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