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首次會議昨日(8日)下午4點於總統府登場,賴清德總統首先致詞時強調:「非核家園不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永續發展是跨黨派共同目標」,會議進行到晚上8點左右結束,總統府副祕書長張惇涵轉述,當天會議達成下列兩項共識:
第一項的共識是,每個能源選項在不同層面都遭遇不同的挑戰,並且要在發展與永續,變遷與調適間取得平衡,確實挑戰嚴峻。但積極發展再生能源,是最大公約數,因此,大家都有共同而區別的責任,必須政府部門、民間企業、公民社會共同面對重重挑戰。
第二項共識是,曹世綸委員(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在會中的倡議,獲得委員大力呼應,總統也在結論做了裁示,現階段的當務之急,是對於各種能源選項,政府應充分揭露資訊、釐清事實,建立共同且真實的資訊平台,以弭平資訊落差,避免社會分裂,讓台灣社會進一步理性討論,促進對永續未來達成社會共識。
至於各界關切的核能議題,張惇涵指出,會中各種能源選項討論很多元,但並未就核能存續議題進入實質討論。
根據總統府公布的會中發言紀錄,賴清德在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報告後裁示指出:
「至於許多人關心的核能議題,『非核家園』,是寫在《環境基本法》第23條,法定的國家政策目標。而2018年的『以核養綠』公投案通過後,民進黨政府也尊重公投結果,由行政院提案修法,經過立法院三讀,刪除了《電業法》關於2025的年限規定。 在能源政策上,當前政府的重要工作是:第一,我們要確保穩定供電;第二,我們要優先努力開發多元綠電;第三,我們也不排除任何有助於淨零的能源方案,包括未來新的、先進的核能技術。 無論是面對新的核能技術,或者現有核電廠存廢的問題,都必須先經過社會對話、取得社會共識,來妥善解決核安、核廢料,以及法制面等諸多問題。」
賴清德最後在會議總結時強調,會中有非常多元的討論,討論也非常深入,或許媒體跟外界會猜測,已經到8點,「我們是不是在裡面吵起來?」但在他看來,氣氛不激烈,也不激動,反而是很積極。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簡稱氣候變遷委員會)由總統賴清德擔任召集人,副召集人分別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等3人擔任,顧問由李遠哲和簡又新擔任,另外委員有政府部門8人、產業代表6人、公民代表6人、學者專家4人,總計24人。該委員會將每季開會一次並報告相關進度,委員在會議中有建議權,最終決策權仍掌握在行政部門手上。
賴清德首先致詞表示,這次會議從社會關注的焦點議題開始討論,在極端氣候的衝擊下,有愈來愈多專家提醒,人類現在所經歷的每一年夏天,都會是「餘生最涼的夏天」,他也以過去8年民進黨執政期間,抗旱和防水災的應變中心,接連甚至同時開設的次數,就至少19次之多,指出百年大旱與暴雨風災,「愈來愈是夾雜而至」。
賴清德說,極端氣候造成的極端降雨或是高溫熱浪等災害,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艱鉅的挑戰。突如其來的天災像是急性感冒,而全球氣候變遷則像是慢性疾病,但無論是急是緩,我們都有責任持續加強台灣因應極端氣候風險的調適機制,不斷強化國家永續發展的韌性。
「這陣子各界對於核能的議題,也有很多的討論。」賴清德指出,台灣供電穩定不僅僅是社會關心的議題,更是國際供應鏈關切的焦點。20幾年前,他當立委時跟許多跨黨派委員提案制定了《環境基本法》,這部法律被稱為「環境憲法」,也是首次將「非核家園」入法,「當時的民進黨並不是國會多數,《環境基本法》能夠在朝野共識下完成立法,證明了非核家園不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永續發展是不分政黨為國家共同打拚的目標。」
賴清德希望,透過這個委員會能夠讓大家知道,能源議題絕對不是簡單的、只是「反核」或「擁核」的是非題,在國家氣候治理中的每一個決策,都是多元的「選擇題」,甚至是複雜的「多選題」,才能夠誠實面對問題、務實提出對策、踏實解決問題,有不同立場,也是民主的常態和價值所在。
環境部長兼氣候變遷委員會執行祕書彭啟明於專題報告指出,今年(2024)上半年全世界已經有127起重大天災,其中就包含台灣4月發生的花蓮大地震。過去5年台灣遇到嚴重乾旱、今年又遇到凱米颱風帶來的極端暴雨,極端氣候將會成為日常,全球氣溫跟工業革命前相比已經升溫超過1.5°C,正在邁向2°C,萬一全球減碳失敗,甚至可能走向升溫4°C,造成海平面上升、海冰面積縮小,海洋酸化等情形加劇。
環境部和國科會上個月提出《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彭啟明引用報告指出,若升溫趨勢不減,台灣最快在2065年就會沒有冬天,夏天將會長達半年;台灣目前平均每年會有3.5個颱風侵襲,將來颱風侵台數量可能減少,但風速、降雨量會增強,西半部淹水風險更高、山坡地災害也將加重;隨著升溫、都市熱島效應增強,民眾的心血管疾病和重度憂鬱症會隨之增加,對高齡族群影響最大。
暖化也會對空品造成影響,彭啟明指出,暖化造成秋冬季節空氣流動降速、擴散不易,空氣汙染變更嚴重,過去減煤的成果可能會因此反轉;水稻和玉米產量也會因為暖化估計減少10%到18%;台灣森林植被同樣也會發生面積縮減。
會後記者會中有記者提問,是否可能讓核三廠轉為緊急備用機組,以解決供電問題?對此,曾文生解答,由於核電機組受《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的限制,無法作為緊急備用機組使用,其他如火力發電機組才可以。他也說,核電廠的特性與火力發電廠不一樣,一旦啟動了就不容易停下來,並不適合作為可能頻繁升降載的緊急備用電源。
曾文生也指出,雖然台電報告中沒有提到2035年的用電配比,而引起在野立委的批評,但他透露,台電是以3成以上的再生能源,即超過6成的天然氣發電與少部分的燃煤發電,訂出2035年的電力碳排係數目標為每度電0.3kg,並沒有將核能納入估算。
彭啟明則澄清,歐盟從來都沒有把核能視為綠電,而是把核能放入永續分類指南中,但也有規範核廢料必須要處理好,「台灣舊有的核一到核四都不符合歐盟的永續分類標準,必須要是新一代核電才符合。」
不過,若要將新的核電納入二次能源轉型,將違反《環境基本法》第23條的非核家園目標。彭啟明說,身為環境部長必須要遵守《環境基本法》,20幾年前制定非核家園有當時的時空背景,不會知道未來的核融合或核能新技術,但現在淨零碳排的壓力真的很大,難度宛如是當年的登月計畫,若有更好的解決方案,核廢料能處理、社會有共識,政策應該可以調整。
彭啟明也談到,在會議中賴清德有裁示未來在預算編列上,應該要有四分之一的預算是投入在永續相關的工作上。
委員之一的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會後受訪表示,加強氣候變遷的「調適」是這次會議的重要共識之一。過去在淨零減碳上投入相當多預算,但調適部分一直都沒有清楚的方向跟預算編列。按照《氣候變遷因應法》,其實今年10月前各縣市政府就應該要提出氣候變遷調適執行方案,但從初稿看來,各縣市政府並沒有掌握到在地關鍵風險、缺乏實質調適措施。他也發現,有些中央部會尚未有明確的調適政策方向,但彭啟明報告的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已經清楚點出各項缺口,希望能作為後續調適政策的基礎事實參考並定期檢討。
趙家緯強調,他參與過多個與淨零、碳費、公正轉型相關的中央會議,也擔任多個委員會的委員,過去的會議層級頂多只有到部會的次長層級,有些甚至層級更低,「今天氣候變遷委員會是第一次層級最高(各部會首長)也最全面的會議。」
昨天會議有一項正式臨時提案,由公民團體代表趙家緯、李根政、陳惠萍和黃品涵4位委員提出,建議行政院建立資訊平台,釐清有關核電相關資訊,提供外界高品質的公共討論。
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李根政會後受訪指出,他們之所以會提出此案,是因為擔心會前針對核電廠延役的討論相當多,卻又有很多片面甚至錯誤的資訊。第一場會議並沒有直接針對核電廠延役一事進行討論,而是對於建立資訊平台有共識,對此他相當肯定。他認為,核能涉及高度專業知識,若沒有建立在務實的科學數據上,任意做出核電延役的決策都相當危險。他也主張核電延役不應透過公投解決,「台灣歷經兩次核電公投,並沒有促進社會理解⋯⋯第一次公投後我去跟公務人員演講,竟然還有人聽完之後說『糟了,我投錯了,我以為核電發電占比有70%、80%』。」
今日會議結束後,預計三個月後召開第二次會議。總統府副祕書長張惇涵表示,在會議結束後會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會議紀錄,並經過每一位委員的確認後,在一個月內對外公布閉門會議的內容。彭啟明則提到,下一次會議可能會聚焦在綠領人才及綠色金融的議題,其他具體議題還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