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

(FutureCity@天下)820遊行網路迴響:汽車先行的都市規劃危及行人安全,亦不利淨零減碳

2023-08-22
文・許靜之
「還路於民大遊行」上週日在凱道落幕,主辦單位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表示,超過30個政黨或民間團體報名參與,估有2.5萬人湧上街頭表達訴求。由於民怨沸騰,政府在遊行前兩日緊急端出《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草案與〈行人交通安全政策綱領〉,在2030年前降低死亡人數30%,在法理上跨出一大步。

這波源於去年CNN報導的「行人地獄」討論,從大眾開始擴散,近期意見領袖與政治人物也紛紛在網路抒發不滿與建言,展現了社會互相學習、凝聚共識的過程,使「還路於民」不只是一場公民運動,也是一場道安意識的大躍進。

網路上有哪些主要觀點?

黑隔熱紙阻隔行人與駕駛,無法安心過馬路

每年,台灣台灣約有3,000人死於車禍意外,其中約有400位行人,65歲以上高齡者更占近七成。

「那是我第一次接到警察的電話,要我去醫院,我開車在路上手都在發抖。」「財經網美」胡采蘋說,父親去年在斑馬線上被左轉車撞到後,得在家一遍一遍練習拄拐杖走路,再也不能像以前能出門輕鬆閒逛,「車禍對老人的傷害是毀滅性的。」

胡采蘋強調,汽車駕駛應該要知道,每一個道路上的行人,都是別的家人;每一個被撞到的人,都是一個家庭的眼淚。每一個人在路上安心走路的權利,都應該被保護。

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副教授沈伯洋也說,推娃娃車帶小孩出門時,半年內就有三次差點被撞的經驗,更深切感受到交通環境的險惡。

他與在美國的生活對比,美國駕駛禮讓行人時,會揮揮手請行人通過;起初剛回到台灣的沈伯洋延續這樣的習慣,「直到發現沒人理我後,才發現行人根本看不到我啊。」

「我常常跟老婆抱怨,回台灣什麼都好,但是開車真的很崩潰。」他感嘆,相較其他國家,台灣人與人之間距離很近;但在交通上,駕駛與行人卻隔著一道黑色隔熱紙,把人與人的距離拉得非常遠。

都市規劃汽車先行,公共運輸使用率低

去年至今幾次斑馬線上的嚴重行人意外,使不受重視的「行人路權」,終於從小眾進入大眾視野。

前台北市議員邱威傑「呱吉」指出,他任市議員四年內,半數選民服務都是交通相關議題,包括人行道退縮、安全島的移動等;但只要影響到汽車權益,就會有里長或公務員擔心加重塞車。

然而,當都市規劃以車輛交通為先,等同變相鼓勵開車;要突破行人地獄困境,不能只用一年300億的政令宣導或「路口不停等行人就罰6,000塊」等政策去補救;提出10年、20年為單位的都市規劃,才能治本。

山岳領域作家「雪羊視界」也點出,台灣交通政策長期獨厚汽車、打壓其他運具並犧牲行人權益,才促使大量「一人汽車」上路,加重交通堵塞;儘管台北市大眾交通系統四通八達,民眾仍偏好開車,公共運輸使用率也僅整體人口的三分之一。

「為什麼台灣人去日本旅遊,每天計步器都會爆表?」雪羊認為在日本,大眾運輸工具搭配步行到任何地方都很方便,因此各種公共運具的效率與安全性,才能誘使民眾使用汽車以外的選選項。他進一步指出,所有先進國家都已經證明,重視行人權益,才是真正能改善都市生活的交通思維。

不同的城市,但面臨類似交通挑戰。

新竹市立委參選人、陽明交通大學法學院特聘教授林志潔指出,新竹有28萬輛機車、17萬輛自小客貨車,新竹縣每百戶家庭的擁車數更比台北市一倍。

她提問:「大家為什麼需要買車開車?」關鍵還是大眾運輸不夠便利;但為什麼買了汽車,還要騎機車?因為買車後發現停車困難,短程交通還是騎機車較便利。

交通與停車惡夢的根本解,是公共運輸。林志潔比喻,「如果,台鐵和高鐵是新竹的脊椎,那麼,捷運、輕軌或公車就應該是肋骨,YouBike、電動車、計程車、自用車或機車,應該是四肢,屬於最後一段,分階段來疏散人流。」

零死亡+零碳排,私人運具減量勢在必行

以步行或大眾運輸工具取代駕駛私家車,扭轉車本主義城市的目標,與減碳永續更是密不可分。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總監趙家緯表示,以零死亡願景(Vision Zero)與淨零排放(Net Zero)作為框架的永續運輸,已是國際趨勢。交通部在運輸減碳面向,僅提出2030年前在運具電動化投資1,683億,但要達成淨零目標,台灣私人運具量還得減少三成。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呼籲,應提出人行道建設目標,並納入整體運輸減碳投資,健全人行系統,才能改變民眾運具選擇。此外,台灣應訂定國家與城市層級的「永續交通建設規範」,讓地方政府建設道路時有規範可循,並解決道路建設權責破碎化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