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

2025 四月超脫成長新訊

【國際相關重要研究】

A European Wellbeing Economy

實現福祉經濟需要在政策與治理領域進行根本性創新。歐盟必須建立超越GDP的新指標系統,將社會與環境狀況納入決策核心。目前歐盟委員會已開發出包含約140個指標的可持續和包容性福祉框架,但關鍵在於如何將這些指標從理論轉為實踐。例如:將它們整合到財政規則和公共採購等關鍵治理機制中,使福祉指標與經濟指標享有同等地位。

政策模型更新也十分重要,當前大多數歐盟政策評估依賴的模型往往低估氣候風險,忽視系統性變化的複雜性和長期影響。新一代政策模型需要納入氣候臨界點和回饋循環,並採用多模型方法以提供更全面的視角。透過這些改進,政策分析將能更準確評估成本低廉的早期行動價值,避免被動應對日益加劇的氣候危機所帶來的嚴重經濟損失。

在國際層面,歐盟必須重新定位其外部政策,從推動規範一致性轉向建立真正的合作夥伴關係。這包括承認歐洲消費對全球南方造成的環境和社會影響,重新設計貿易協定的永續影響評估,並確保受影響國家能夠參與政策制定。同時,歐盟應提高氣候融資承諾,支持弱勢國家適應並回應這種歷史性責任。

金融和企業部門的轉型是實現福祉經濟的關鍵環節。歐盟需確保其可持續金融框架完整實施。同時,應採取更多政策支持目標不僅限於利潤最大化的企業模式,例如社會企業、合作社和慈善企業,為它們創造有利的法律環境和融資渠道。公共採購政策改革也將是驅動這一轉型的重要槓桿,透過將福祉指標納入採購決策,引導市場朝向更永續的方向。

JRC Publications Repository – 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wellbeing: 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 of the European approach to prosperity

永續與包容福祉框架(SIWB)源於歐盟2023年戰略前瞻報告,這一框架整合了經濟、社會和環境維度,提供了一個全面評估人類和地球福祉的工具,為政策制定提供嶄新視角。

SIWB由六大核心組成部分構成:當前福祉、未來福祉的社會經濟資源、社會韌性與永續轉型、自然與行星邊界、包容度,以及制度能力與品質。通過140個指標和精簡的50個關鍵指標儀表板,SIWB能夠全面捕捉影響福祉的複雜相互依賴關係。

在政策應用方面,SIWB框架提供了診斷工具,幫助政策制定者識別福祉薄弱領域,確定優先事項;它打破了傳統部門分割的決策模式,促進跨部門政策協調,發現多贏政策機會;同時,框架特別關注當前福祉與未來資源間的關係,使代際公平考量成為政策制定的核心要素。

在政策評估層面,SIWB超越單純GDP增長,提供全面的政策成功衡量標準;它能捕捉非線性和跨域政策效應,識別潛在風險,評估政策緩衝效果,建立政策實施與調整的回饋循環。

從2022年數據看,北歐和西歐成員國整體福祉表現最佳,有趣的是,部分國家如愛沙尼亞雖GDP較低但福祉水平高於平均,顯示福祉與經濟繁榮可能脫鉤。不同組成部分發展不一:當前福祉穩步提升,未來資源呈現多樣的趨勢,自然指標有進步但近期有所逆轉,制度品質普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