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戰爭周年:不靠俄羅斯供氣的歐洲,如何度過能源寒冬?
歐盟面對俄烏戰爭造成的能源危機,推出RE Power EU計畫加速能源轉型。短期內透過強制節電、提高能效等措施減少對俄羅斯化石燃料依賴,長期則更新建築能效標準、推動再生能源發展。這些措施已見成效,天然氣消費量大幅下降。台灣應借鏡歐盟經驗,強化節能措施,提升能源韌性,加速邁向淨零排放。
歐盟面對俄烏戰爭造成的能源危機,推出RE Power EU計畫加速能源轉型。短期內透過強制節電、提高能效等措施減少對俄羅斯化石燃料依賴,長期則更新建築能效標準、推動再生能源發展。這些措施已見成效,天然氣消費量大幅下降。台灣應借鏡歐盟經驗,強化節能措施,提升能源韌性,加速邁向淨零排放。
台灣工業部門碳排放量高,淨零轉型面臨挑戰。本文建議建立整合性工業淨零戰略,涵蓋明確目標、具體減量措施、政策工具組合、利害關係人參與、預算來源及效益評估。台灣現行工業減碳策略分散,缺乏長期目標與政策工具。建議參考國際經驗,強化政策工具應用,並提供資金支持,加速工業部門淨零轉型。
雄心不足的淨零戰略,台灣如何達到2050淨零目標? By 趙家緯 / 臺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原文2022.12.29刊載於商周 繼國發會在今年3月宣布「2050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後,相隔9個月,終於趕在年末提出如何邁向淨零的轉型關鍵戰略行動計畫。眾人引頸期盼,但計畫內容卻有「三不足」 — […]
後COP27時代 台綠色金融政策省思 By 趙家緯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台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 原文2022.12.16刊載於工商時報名家評論 COP27(《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27次締約國會議)11月20日於埃及夏姆錫克落幕,一如會前各方預期,這次比較可 […]
COP27聚焦工業去碳化,各國紛紛提出減排目標與行動方案。世界經濟論壇點出難減排產業面臨的十大瓶頸,並提出七項行動建議。IEA與IRENA強調鋼鐵業減排的迫切性。COP27首次設立「去碳化日」,將討論國際標準與最佳實踐。台灣工業減碳預算不足,應加速轉型,以應對國際低碳採購標準與綠色貿易壁壘。
COP27公正轉型論述對台灣高排碳產業政策之啟示 By 楊沛為/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助理、林彥廷/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原文2022/11/29刊載於台大風險中心 於埃及夏姆錫克(Sharm el-Sheikh)舉辦的第27次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會議(COP27)在歷經多次延長後於11月20日落 […]
在COP27看見工業去碳化的三大趨勢,與台灣淨零競爭力的隱憂 By 林怡均/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員、趙家緯/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原文2022–11–29刊載於CSR@天下 雙11是消費者大量下單、創造碳排的網購節,也正好是今年第27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的去碳化日(Decarbon […]
COP27通過公正轉型工作計畫 三面向檢視台灣公正轉型是否為華麗的政治口號? By 楊沛為/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助理;原文2022–11–23刊載於CSR@天下 為改善後疫情時代、全球15–24歲青年失業率上升困境,國際勞工組織、聯合國環境發展署、兒童基金會共同於COP27發布「青年綠色就業協定」, […]
COP27倡議合作透明、加速淨零 莫讓台積電等護國神山產業成台灣因應氣候危機的阻力 By 趙家緯/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原文2022–11–14刊載於CSR@天下 全球半導體協會(SEMI)11月7日於COP27會議期間,正式啟動半導體氣候聯盟(Semiconductor Climate C […]
重磅解析:台灣究竟能帶什麼去參加COP27? By趙家緯/ 臺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原文2022–11–08刊載於願景工程 在COP27開幕之際,我呼籲已開發國家與新興經濟體應締結一項具有歷史意義的盟約 — 「氣候團結盟約」(Climate Solidarity Pact)。 在此盟約中,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