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聲明】核三重啟公投未通過
立法院自5月20日通過核三重啟公投案,至今僅短短95天,全國性公投匆促上路,這是第一個並非經由公民連署成案,而是因民眾黨與國民黨在立院提案通過、由立院直接提出的公投案,8月23日公投結果出爐,同意票未超過500萬票公投門檻,投票率未超過30%,此案已被否決未能通過。 公投門檻放寬後,投票率史上最低的 […]
立法院自5月20日通過核三重啟公投案,至今僅短短95天,全國性公投匆促上路,這是第一個並非經由公民連署成案,而是因民眾黨與國民黨在立院提案通過、由立院直接提出的公投案,8月23日公投結果出爐,同意票未超過500萬票公投門檻,投票率未超過30%,此案已被否決未能通過。 公投門檻放寬後,投票率史上最低的 […]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與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今日(8/20)召開記者會,發布9個國際環保組織與9位國際能源學者聲援信,呼籲各方本週六核三延役公投應投下不同意票,堅守非核家園。參與此行動的組織與學者中,均強調台灣作為亞洲第一個非核國家的歷史議題。而近20封聲援信中,更就本次公投中各方關注的「核電復興是 […]
台灣最後一座核能反應爐的40年運轉執照於今年五月到期,進入除役階段後,將於8月23日迎來馬鞍山核電廠(核三廠)是否應在「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重啟運轉的全國性公投。為提供台灣選民當前最先進的科學知識與國際能源轉型的最新資訊,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特別邀請九位能源領域的國際專家學者,就本次公投中各方關注的「核電復興是否為國際趨勢」、「老舊核電延役風險」、「核電與國安」以及「核電是否可作為氣候解方」等關鍵議題,提供其觀點供全國民眾思考。
臺灣能源安全長期以來為能源政策論辯時的關鍵議題,即將舉辦的核三延役公投亦將「保留一定程度可運轉之核能發電設施,強化台灣能源供應韌性」列為四大理由之一。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於公投前夕,於8月18日下午邀請到全球知名能源專家日本再生能源研究所主席、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托馬斯・卡伯 […]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TCAN)今日發布《2025 中鋼氣候績效評估報告》,針對中鋼公司於 2024 年度在氣候轉型與減碳作為上的整體表現進行系統性評估。報告指出,雖然中鋼在資訊揭露與碳管理制度方面有所進展,然而在核心減碳技術的佈局、資本支出規劃及氣候目標設定方面,仍未達到與《巴黎協定》1.5° […]
排放量位居全台工業之首的台塑化於5月29日召開股東會,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在會場外舉行記者會,發表「2025台塑石化氣候績效評估報告」,直指台塑化雖於議事手冊中屢屢強調綠色創新、推動減量措施,事實上卻有「減量目標與範疇不符國際要求」、「轉型規劃 […]
排碳大戶怠於轉型 暖化空污全民買單──上市櫃及排碳大戶氣候績效盤點記者會 賴清德政府上任後,揭示了「綠色成長與 2050 淨零轉型」願景與五大策略,國發會於今年一月亦公佈了2030年減碳新目標,由原先的24±1%強化至28±2%。但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與台灣氣候行動網絡(TCAN)研究中心於5月27日的 […]
電價審議委員會於3月28日召開,雖然國際燃料價格已有所下降,且過往三年亦均有調整。但由於能源轉型推動,本年度將大幅減少大型燃煤火力發電占比,因此若未調整,平均售價仍會低於成本,形成補貼情形。依據台大風險中心2023年的民意調查,全台有8成以上的民眾,願意為了減少未來氣候災害,多支付電價,亦有7成以上 […]
今(2025年3月5日),高雄市環境保護局召開「原中油公司高雄煉油廠土地新建半導體廠擴建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82次會議(即環評大會)。審查內容為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台積電)P3廠東側新擴建P4、P5廠的第一階段環評,擴建面積達42.89公頃,與P3廠房加總開 […]
《氣候變遷因應法》於112年2月15日修正通過至今二年,過去在修法前台灣氣候行動網絡各民間團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台灣環境規劃協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與環境部歷經多次討論,並與立法委員洪申翰合作提出第一個版本的溫管法修法草案。而修法兩年以來,歷經環境部升格、碳權交易所成立、碳費與碳權子法上路、預告2030年減量目標並舉辦公聽會等事件,但我國在氣候變遷領域的腳步是否已經跟上國際?關心氣候的民間團體在氣候法修法兩週年發布聯合聲明,檢視兩年來我國氣候變遷的法治與政策架構,針對氣候法下的重要議題提出詳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