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全球氣候大交工,台灣該如何回應:COP30峰會觀察

今年 COP30 在亞馬遜雨林旁的港口城市貝倫登場,正值《巴黎協定》十週年,被寄望成為第一個真正落實氣候協議精神的「執行 COP」。巴西作為COP30的主辦國,向世界發出邀請——「一起努力投入這場全球性的氣候行動」,呼籲更多行動者跨越疆域,連結各地的行動,並匯聚力量。「Mutirão」代表著持續性的 […]

當核電廠變戰場|烏俄經驗給台灣的能源警示

台灣面對極端氣候和潛在軍事封鎖與攻擊的威脅,要透過什麼樣的能源政策與配比才能確保與形同國家安全的能源安全,是近期各方高度關注的議題。不僅八月中所舉辦的核三重啟公投提案方便將「保留一定程度可運轉之核能發電設施,強化台灣能源供應韌性」列為四大理由之一,前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Jim Ellis和前能源部長朱 […]

能源轉型提升國家安全

臺灣能源安全長期以來為能源政策論辯時的關鍵議題,即將舉辦的核三延役公投亦將「保留一定程度可運轉之核能發電設施,強化台灣能源供應韌性」列為四大理由之一。 然而全球知名能源專家Kåberger教授近期專欄文章分析過往核能設施作為軍事攻擊目標的案例以及其背後動機,明確指出「核能在任何情況下都是脆弱的能源, […]

【淨零Team Taiwan!─ 迎向2035前瞻減量目標與產業轉型策略】論壇

2025 年2月,世界各國將提交的第三版國家自定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又稱為 NDC3.0),將影響全球是否可守住巴黎協定 1.5°C 的升溫目標。賴清德總統在「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上亦多次強調:台灣必須強化氣候行動,與國際 NDC 接軌。因此 […]

「川」流不息下的生態危機 – COP29 峰會及川普2.0 的氣候政策解析

「退出巴黎協定」、「擺脫綠色新騙局」、「全力開挖吧!」隨著川普將於明年1月20日再次上台,其選舉時喊出的口號將成為政策方針,衝擊全球能源轉型。面對美國大選結果,多數國家雖於在亞塞拜然舉行的COP29時,極力強調「擺脫化石燃料」仍是全球共識,但未能在氣候融資上取得具體進展,仍為加速各國氣候行動蒙上陰影 […]

TCAN棄成長論壇|地球超載,青年過載

  「拚經濟!」是什麼意思?「經濟成長」讓我們的生活增加了什麼?「社會進步」與「經濟成長」是同一件事嗎?如果大家卯起來追求無窮無盡的經濟成長,我們將付出什麼代價? 近年因氣候危機、貧富差距擴大等問題,開始有許多人質疑「經濟成長」作為國家發展或人民福祉唯一指標是否適當,歐盟在2023年舉辦了 […]

各國向零競逐,台灣能做些什麼?-COP 27 氣候峰會解析

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COP27 )即將於2022年11月6日至18日在埃及夏姆錫克(Sharm El-Sheikh)召開。這場臺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舉辦的「COP27的行前講座」,由臺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趙家緯總監擔任主講人,亦邀請長期參與COP歷屆會議的中央大學通識中心李河清教授與 […]

沸騰時代的生存指南- COP28前全球行動與重點分析

台灣於今年度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成為第十八個淨零目標入法的國家,亦將啟動碳定價機制。政府投入淨零轉型的年度預算已達近千億,但目前減量速度仍不符合淨零要求,未來每年要減少1400萬噸以上,比過往單年度最大減量幅度還高出40%以上,才能讓臺灣符合淨零排放路徑。因此亟需各方從此次全球盤點成果,共思該如何加速推動台灣氣候行動。

從 拚經濟 到 拚福祉:台灣如何走出GDP迷思?

8月2日是今年的 #地球超載日(Earth Overshoot Day),這代表在這一天,人類的資源消耗已超過地球本年度再生這些資源的能力,今年剩餘的5個月份,我們每日的食衣住行將用超支的方式,消耗地球的資源。 地球為何超載?根本原因,就是拚經濟。 我們必須省思,我們對環境資源的榨取,已經讓地球無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