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轉型

議題簡介

國家發展委員會於2022年提出「淨零十二項戰略」作為台灣邁向2050年淨零碳排的政策工具,如:氫能、運具電動化、節能措施等等。前述政策工具之進展需持續追蹤並檢視其效益,確保台灣淨零轉型路徑得以落實。

相關文章

分類

【為氣候而走─打造韌性台灣】氣候遊行系列投書

台灣在今年5月正式成為亞洲第一非核家園後。緊接著台灣首次「為氣候而走——打造韌性台灣」遊行,現場活動吸引破千人參與,並集結全台灣上百個跨領域、關心氣候變遷的民間團體共同響應,一起為氣候而走,展現台灣社會面對氣候危機的集體行動力與決心。 這次遊行以創新且低碳的方式進行,現場不設宣傳車,由節奏強勁、熱力 […]

分類

(客新聞)學者指氣候工具「各自為政」 籲政府整合資訊平台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將於10日起舉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天(4日)邀集學者解析此次峰會重要議題。學者表示,台灣現有的氣候決策支援工具各自為政、碎片化,呼籲政府盡早建置資訊平台,由統一窗口提供各單位整合後的資料,若等明年收到碳費後再規劃會來不 […]

分類

(環境資訊中心)總統府氣候委員會睽違半年再開會 關注氣候調適、建築淨零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昭宏報導 睽違半年,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昨(30)日召開,委員會表示,在下月即將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前,將正式公布台版「NDC3.0」,宣布我國2035年減碳目標。半年來極端氣候事件頻傳,委員會關注地方的減碳責任及風險調適作為不足,環境部表示,未來中央補助款可能與各縣市減碳及 […]

分類

(rti)總統指示訂定各縣市減碳額度 環境部將找地方研議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今天(30日)召開第五次會議,環境部長彭啓明晚間在會後記者會上指出,減碳並非僅是中央政府的工作,賴清德總統要求訂出各縣市政府須負擔的減碳額度,環境部將積極與地方政府研議。此外,彭啓明也表示,綠能發展受到假訊息干擾,但淨零目標一定要靠再生能源,大家必須共同面對。 日前網 […]

分類

為氣候而走 ── 打造韌性台灣|三大韌性主題12大訴求論述

2025是台灣氣候政策的關鍵年份。在國際同步於聯合國COP30大會前加嚴氣候承諾的此刻,我們能否提出符合淨零路徑的2035減碳目標、堅守非核減煤的能源轉型、確保碳費如期上路,都是左右台灣能否履行淨零承諾、協助守護全球1.5°C升溫目標的關鍵。 然而,極端氣候事件頻傳、國際政經局勢不穩、地緣政治風險加 […]

分類

【聯合新聞稿】「為氣候而走 打造韌性台灣」遊行開跑

文/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媽媽氣候行動聯盟、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綠色和平、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 2025是台灣氣候政策的關鍵年份,台灣10個關心氣候變遷的環境團體,發起11/1「為氣候而走——打造韌性台灣」遊行, […]

分類

(中央社)氣候委員會10/30召開 委員盼減碳不受關稅影響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9日電)今年7月總統府氣候委員會因豪雨事件停開,委員會委員趙家緯說,目前暫訂10月30日將開會,但尚未確定討論項目;他希望能在委員會中強調全球減碳趨勢,不應受美國對等關稅影響。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委員、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委員會預計將 […]

分類

2025 九月淨零轉型新訊

國際重要政策動態(含外媒) 0915 Direct carbon capture falters as developers’ costs fail to budge  直接空氣捕捉(Direct Air Capture, DAC)技術被視為減緩氣候變遷的重要手段,因其能直接從大氣中去除二氧化碳,彌 […]

分類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113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專家意見

議題背景: 經濟部於2025年9月6日公布「113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提出未來10年(114~123年)用電需求評估與電源開發規劃。報告中指出,113年電力消費因AI相關產業需求增長,傳統製造業用電呈現負成長,全年電力消費量達2,838.5億度,增幅約2.92%,「114~123 年電力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