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侯友宜能源政策:拋棄「綠能丑角論」值得鼓勵,但仍深陷「以核減煤」的迷思之中
侯友宜提出的能源政策相較國民黨過往立場有所突破,但仍陷於「以核減煤」迷思。其引用國際能源署報告強調核電重要性,但忽略再生能源才是減碳主力。過度倚賴核電將排擠再生能源發展,且核電廠延役成本高昂,不利電價穩定。侯友宜提出的綠電規劃不足,無法滿足企業需求,也未正視再生能源併網的挑戰。文章建議總統候選人應聚焦再生能源空間規劃與高耗能產業轉型,而非糾結於核電議題。
侯友宜提出的能源政策相較國民黨過往立場有所突破,但仍陷於「以核減煤」迷思。其引用國際能源署報告強調核電重要性,但忽略再生能源才是減碳主力。過度倚賴核電將排擠再生能源發展,且核電廠延役成本高昂,不利電價穩定。侯友宜提出的綠電規劃不足,無法滿足企業需求,也未正視再生能源併網的挑戰。文章建議總統候選人應聚焦再生能源空間規劃與高耗能產業轉型,而非糾結於核電議題。
2023七月國際能源新訊整理 【研究報告】 IRENA_世界能源轉型展望報告 (家緯的簡評可見其臉書) 【外媒】 Global Wind Power Capacity Reaches 1 TW After 40 Years 經過40年的努力,全球風電裝機容量本月已達到1TW,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 […]
2023六月國際能源新訊整理 【外媒】 Germany goes full steam ahead on LNG import infrastructure (關於德國天然氣接收站建設的完整脈絡請見此) 德國正在迅速推動數個液化天然氣 (LNG) 進口設施的的基礎建設,以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經 […]
近年臺灣開始面臨能源轉型議題,像是再生能源發展、核能存廢等。「淨零排放」作為能源轉型的一環,也是當代需積極討論的重要議題,而面對能源發展的不斷變化,我們的國土空間規劃該如何因應? 講者:趙家緯 理事長 現任: 臺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 國立臺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程 兼任助理教授
2023-05-04 林靜梅 郭俊麟/台北報導 3月下旬不少工廠收到「需量競價」得標通知,台電要以更優惠的電價鼓勵工廠減少尖峰用電,是否有缺電疑慮?今(4)日上午民進黨立委洪申翰邀請專家學者說明,全球為了達成2050淨零排放,除了推動再生能源,透過節能及需量反應等能源調度措施從需求端減碳,本就是重 […]
2023年05月02日 文 / 林柏任(台灣氣候行動網絡專案研究助理)、趙家緯(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 屋頂光電在全球淨零之角色 依據國際能源總署所提出的淨零路徑圖,在發電結構上,再生能源於電力結構之占比將由目前的 26%,於未來十年急劇提升至 61%,在 2050 年時達到 88%。而再生 […]
連年跳電、台灣的電夠用嗎?電價一年內第二漲,台電宣稱物價指數只會上升0.2%,真還假?美國綠能比核電便宜,台灣有望走向這趨勢?台灣天然氣存量只有11天,綠能更分散、更有利國安?政府拿稅金補助台電,用越多補越多是不是「劫貧濟富」?電價太便宜越用越多,根本沒有經濟誘因節電?本集阿姨想知道邀請台灣環境規劃 […]
「2050年淨零排放」已是臺灣當下最重要的氣候政策目標,但氣候的Team Taiwan下一步要怎麼走?必須仰賴台灣各界的共同實踐與推動,讓整體政策能夠在面對氣候變遷、世界局勢的巨大壓力下加速完成。在422地球日前夕,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主婦 […]
2023年03月29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今(29日)公布《2022世界核能產業現況報告》中文摘要,指出全球再生能源占比大幅成長並超越核電,核電發電占比迎來40年新低;因應烏俄戰爭爆發,報告書也首次以專章呈現核電在戰爭下的風險,燃料池能否持續冷卻將是核安關鍵。 全球核能比 […]
電價審議委員會17日召開,電價調漲勢在必行。住家、商業、產業電價都調整,平均漲幅達11%,連續兩次的電價調漲,對用電大戶、住宅有哪些影響? 全民關注電價調漲議題,經濟部今(17日)舉行電價審議委員會拍板,電價平均漲幅達11%,住宅每月用電700度以上將調漲3%,逾1000度調幅達10%;商業用電調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