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聲明】氣候法協商再起 環保署故步自封 建構氣候法制 六大訴求缺一不可
審議多時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簡稱氣候法),終於在立法院第6會期的延會有所進度,2023年1月4日(三)下午3點將在立法院長游錫堃的主持下進行黨團協商,很可能是氣候法修法前最後一輪的討論。以目前環保署提出的行政院版條文,仍不願傾聽朝野立委在委員會的意見而調整,恐通過氣候治理失序的修法條文。做為 […]
審議多時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簡稱氣候法),終於在立法院第6會期的延會有所進度,2023年1月4日(三)下午3點將在立法院長游錫堃的主持下進行黨團協商,很可能是氣候法修法前最後一輪的討論。以目前環保署提出的行政院版條文,仍不願傾聽朝野立委在委員會的意見而調整,恐通過氣候治理失序的修法條文。做為 […]
雄心不足的淨零戰略,台灣如何達到2050淨零目標? By 趙家緯 / 臺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原文2022.12.29刊載於商周 繼國發會在今年3月宣布「2050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後,相隔9個月,終於趕在年末提出如何邁向淨零的轉型關鍵戰略行動計畫。眾人引頸期盼,但計畫內容卻有「三不足」 — […]
民間團體回應12/28政府公布2030減碳目標與12項關鍵戰略共同聲明 「2050年淨零排放」已經是臺灣當下最重要的長期政策目標之一,為避免氣候變遷的各種災難性後果,各國近年來紛紛宣示將在2050年前致力達到「淨零排放」,承諾快速且大量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國發會於今日公布淨零轉型階段目標及關 […]
COP27聚焦工業去碳化,各國紛紛提出減排目標與行動方案。世界經濟論壇點出難減排產業面臨的十大瓶頸,並提出七項行動建議。IEA與IRENA強調鋼鐵業減排的迫切性。COP27首次設立「去碳化日」,將討論國際標準與最佳實踐。台灣工業減碳預算不足,應加速轉型,以應對國際低碳採購標準與綠色貿易壁壘。
文 / 鄭凱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7屆締約國大會(COP27)將於11月6日至18日於埃及夏姆錫克舉行。此次會議被定位為「督促落實的峰會」(“Implementation COP”),除了希冀落實各國在COP26上提出的自願性承諾——煤電汰除、甲烷減量、森林保育、燃 […]
2022年11月15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昨日公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Results, CCPI)評比結果,台灣在60個國家之中名列57名,各項指標獲得差或非常差的評分,國內氣候團體紛紛 […]
重磅解析:台灣究竟能帶什麼去參加COP27? By趙家緯/ 臺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原文2022–11–08刊載於願景工程 在COP27開幕之際,我呼籲已開發國家與新興經濟體應締結一項具有歷史意義的盟約 — 「氣候團結盟約」(Climate Solidarity Pact)。 在此盟約中,所有 […]
2022全球氣候行動情勢報告出爐 COP27能補足這些缺口?|COP27從承諾轉向實踐 By 楊沛為/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助理、趙家緯/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原文2022–11–03刊載於CSR@天下 在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即將於埃及夏姆錫克(Sharm El-Sheikh)召開之際 […]
世界能源展望報告(WEO 2022)重點摘要 By 趙家緯;原文發布其2022/10/28 FB頁面 這半年講淨零時,講到IEA 2021年五月出的那張淨零里程碑時,就會跟大家開玩笑說這是連蔡英文總統都認真看過的圖,所以後來(2022)三月底的臺灣淨零排放路徑發布時,各部會才會被逼使也要弄出個臺灣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