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分類

延役一時爽,核廢沒處放!省視「核電延役」的成本迷思與代價(二)

台灣核電廠要延役所面臨的另一個巨大挑戰,是核廢料的去處與最終處置。 雖然台電在2004年時便提出〈用過核子燃料最終處置計畫〉,並於2006年核定,其中指出預計在「2055年完成處置場之建造」。然而迄今為止,台灣關於用過核燃料棒最終處置的相關法源都仍是一片空白,直到2025年初才經濟部正式成立「放射性 […]

分類

核電能省錢?便宜的最貴!省視「核電延役」的成本迷思與代價(一)

2025年5月17日,台灣最後一座運轉中的核電機組──核三廠2號機,將服役滿40年,將會停機進入除役階段,正式標誌著台灣邁入「非核家園」。同時,在野黨也正積極推動《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正,希望將核電廠運轉年限由40年延長至60年,近日更提案推出「核三重啟公投」。 在這波核電延役的爭論中,支持延役 […]

分類

分散、可預測性、合作——IEA未來能源安全峰會觀察

國際能源總署(IEA)4月24~25日於倫敦舉行「未來能源安全高峰會」,超過60個政府及50家企業代表參與,峰會探討地緣政治、技術、經濟,以及傳統與新興能源安全風險。新興風險呼應時事,像是川普總統關稅戰引起的貿易變化、能源系統對極端天氣和氣候變遷的適應能力,以及技術創新和人工智慧(Artificia […]

分類

勞工在關稅戰、淨零與公正轉型上會受到什麼衝擊?企業應有哪些思維?扮演什麼角色?

五一勞動節將屆,企業除了給假,面對美國川普政府的對等關稅衝擊國,若企業以減班休息等因應,勞工權益該如何保障?政府能提供哪些補助?企業又能如何應對生存危機?在淨零轉型的大趨勢下,又該如何與勞工對話,降低社會經濟衝擊? 川普發動關稅貿易戰,勞動部除既有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相關規範外,也祭出主動訪視衝擊、 […]

分類

五一勞工大遊行再納入公正轉型訴求 政府該如何補足治理缺口,避免公正轉型2.0退回0.5?

五一勞工大遊行將登場,除了訴求反霸凌、要加薪、降工時外,還提出「公正轉型要推動,要有勞工一起來」。在台灣追趕國際減碳目標的淨零路徑下,如何預防轉型中的社會經濟衝擊,接住潛在的受影響勞工,已成為公正轉型的艱鉅任務。 2025年是台灣公正轉型治理的關鍵年。一方面,國發會作為主責機關,在淨零12項關鍵戰略 […]

分類

非核家園面臨巨大挑戰:攤開美日數據,世界真的「返核」了嗎?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於3月底排審在野黨針對《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所提出,擬放寬核電廠申請延役期限與運轉年限之修法草案。最終在朝野立委未達共識的情況下經不記名表決送出委員會,將所有版本交由院會協商。 檢視各版本的提案說明,皆以我國減碳進程、AI產業用電需求,以及全球各國核電延役之趨勢為由,認為有台 […]

分類

太陽能不是農業的敵人!借鑑農電共生國際趨勢,台灣如何發展本土模式?

近日,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在民眾黨國家治理學院發表「如果2035年100%用太陽能板發電來滿足台灣電力需求,大約需要12個台北市面積來蓋太陽能板」、「台灣哪來的土地,只會摧毀農業!」等言論,再次引發公眾討論、擔憂綠能發展威脅糧食安全。 然而,此論述不僅基於錯誤假設而誇大土 […]

分類

公民行動如何加速淨零?德國推動「漢堡未來決策」,用公民投票強化城市氣候行動

當政府淨零決心不夠積極,公民可以怎麼辦?德國漢堡市民進行名為「漢堡未來決策」(Der Hamburger Zukunftsentscheid)的公民倡議,成功收集超過10.6萬個連署,達到公民投票發起的標準,也讓城市得更積極面對淨零。 隨著氣候變遷日益嚴峻,各國加緊腳步邁向氣候中和(Climate […]

分類

深度解析台灣NDC 3.0計畫:確立非核減煤路徑,想達成淨零轉型還缺3塊拼圖

行政院於1月23日第三次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中,提出了歷經半年研擬的台灣減碳新目標與總體減碳行動計畫,包括法定2030年階段管制目標、具有政治責任意涵的2032目標與跟國際同步以2035年的國家自訂貢獻(NDC3.0)。檢視此次提出的總體行動計畫,其有三大特點: 確立非核減煤的能源轉型政策方向: […]

分類

【TCAN研究中心聲明】守護淨零預算,方能加速氣候行動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發布 2025年中央總預算中,共計編列1161億元於淨零轉型十二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之中,較前一年度增加22%,也是首次達到每年千億以上淨零預算的承諾。然而檢視立法院本會期僅剩兩天尚待處理部會預算凍結與刪除提案,則見有「延宕氣候治理」、「阻礙深度節能」以及「弱化綜合電業轉型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