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分類

勞工在關稅戰、淨零與公正轉型上會受到什麼衝擊?企業應有哪些思維?扮演什麼角色?

五一勞動節將屆,企業除了給假,面對美國川普政府的對等關稅衝擊國,若企業以減班休息等因應,勞工權益該如何保障?政府能提供哪些補助?企業又能如何應對生存危機?在淨零轉型的大趨勢下,又該如何與勞工對話,降低社會經濟衝擊? 川普發動關稅貿易戰,勞動部除既有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相關規範外,也祭出主動訪視衝擊、 […]

分類

五一勞工大遊行再納入公正轉型訴求 政府該如何補足治理缺口,避免公正轉型2.0退回0.5?

五一勞工大遊行將登場,除了訴求反霸凌、要加薪、降工時外,還提出「公正轉型要推動,要有勞工一起來」。在台灣追趕國際減碳目標的淨零路徑下,如何預防轉型中的社會經濟衝擊,接住潛在的受影響勞工,已成為公正轉型的艱鉅任務。 2025年是台灣公正轉型治理的關鍵年。一方面,國發會作為主責機關,在淨零12項關鍵戰略 […]

分類

非核家園面臨巨大挑戰:攤開美日數據,世界真的「返核」了嗎?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於3月底排審在野黨針對《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所提出,擬放寬核電廠申請延役期限與運轉年限之修法草案。最終在朝野立委未達共識的情況下經不記名表決送出委員會,將所有版本交由院會協商。 檢視各版本的提案說明,皆以我國減碳進程、AI產業用電需求,以及全球各國核電延役之趨勢為由,認為有台 […]

分類

太陽能不是農業的敵人!借鑑農電共生國際趨勢,台灣如何發展本土模式?

近日,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在民眾黨國家治理學院發表「如果2035年100%用太陽能板發電來滿足台灣電力需求,大約需要12個台北市面積來蓋太陽能板」、「台灣哪來的土地,只會摧毀農業!」等言論,再次引發公眾討論、擔憂綠能發展威脅糧食安全。 然而,此論述不僅基於錯誤假設而誇大土 […]

分類

從德國組閣角力看氣候政策:解析兩大黨能源、產業立場,台灣能從中學到什麼?

編按:德國素來是氣候行動的領頭羊,但本次大選結果顯示,氣候議題在政治優先順序中退居次位。保守派基民/基社聯盟勝出、中間派社民黨失利,使得新政府的氣候政策方向充滿變數。在兩黨展開組閣談判之際,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德籍特約撰述宋諦明(Tim Steczka)以及總監趙家緯深入剖析雙方的氣候、能源政策 […]

分類

公民行動如何加速淨零?德國推動「漢堡未來決策」,用公民投票強化城市氣候行動

當政府淨零決心不夠積極,公民可以怎麼辦?德國漢堡市民進行名為「漢堡未來決策」(Der Hamburger Zukunftsentscheid)的公民倡議,成功收集超過10.6萬個連署,達到公民投票發起的標準,也讓城市得更積極面對淨零。 隨著氣候變遷日益嚴峻,各國加緊腳步邁向氣候中和(Climate […]

分類

台灣企業寧繳碳費不減排?《氣候法》上路滿2年,分析為何改善碳費政策比推行ETS更急迫

編按:《氣候變遷因應法》公布實施2週年,其中碳費政策本應是台灣邁向淨零的關鍵推手,然而執行進度落後、優惠措施過多,導致企業減排壓力不足。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員林雨璇檢視政策缺口,並對總量管制碳交易制度(ETS)的推動風險提出分析,呼籲政府應優先填補碳費機制漏洞,確保碳定價發揮實質減碳效益。 時值《氣 […]

分類

M.V. Ramana/核能作為氣候解方並不可行

文:M.V. Ramana(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公共政策暨全球事務學院教授);翻譯:台灣氣候行動網絡 編按:本文作者M.V.拉瑪納博士受台灣氣候行動網絡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之邀,即將來台訪問,並於2月18日(二)參與「氣候危機,核去核從?全球能源轉型下的核能爭議」國際論壇,分享其長期對於核能產業發展 […]

分類

深度解析台灣NDC 3.0計畫:確立非核減煤路徑,想達成淨零轉型還缺3塊拼圖

行政院於1月23日第三次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中,提出了歷經半年研擬的台灣減碳新目標與總體減碳行動計畫,包括法定2030年階段管制目標、具有政治責任意涵的2032目標與跟國際同步以2035年的國家自訂貢獻(NDC3.0)。檢視此次提出的總體行動計畫,其有三大特點: 確立非核減煤的能源轉型政策方向: […]

分類

【TCAN研究中心聲明】守護淨零預算,方能加速氣候行動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發布 2025年中央總預算中,共計編列1161億元於淨零轉型十二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之中,較前一年度增加22%,也是首次達到每年千億以上淨零預算的承諾。然而檢視立法院本會期僅剩兩天尚待處理部會預算凍結與刪除提案,則見有「延宕氣候治理」、「阻礙深度節能」以及「弱化綜合電業轉型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