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分類

(客新聞)學者指氣候工具「各自為政」 籲政府整合資訊平台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將於10日起舉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天(4日)邀集學者解析此次峰會重要議題。學者表示,台灣現有的氣候決策支援工具各自為政、碎片化,呼籲政府盡早建置資訊平台,由統一窗口提供各單位整合後的資料,若等明年收到碳費後再規劃會來不 […]

分類

(rti)中央將訂地方減碳額度 專家建議以分配碳費做誘因

為推動淨零轉型,賴清德總統昨天在「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中指示環境部訂定各縣市減碳額度。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今天(31日)表示,若要強制地方執行恐有難度,他建議可以分配碳費作為誘因,驅使地方提高減碳量,並透過評比增加減碳動力。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30日召開第五次會議,環境部 […]

分類

(環境資訊中心)總統府氣候委員會睽違半年再開會 關注氣候調適、建築淨零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昭宏報導 睽違半年,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昨(30)日召開,委員會表示,在下月即將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前,將正式公布台版「NDC3.0」,宣布我國2035年減碳目標。半年來極端氣候事件頻傳,委員會關注地方的減碳責任及風險調適作為不足,環境部表示,未來中央補助款可能與各縣市減碳及 […]

分類

(rti)總統指示訂定各縣市減碳額度 環境部將找地方研議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今天(30日)召開第五次會議,環境部長彭啓明晚間在會後記者會上指出,減碳並非僅是中央政府的工作,賴清德總統要求訂出各縣市政府須負擔的減碳額度,環境部將積極與地方政府研議。此外,彭啓明也表示,綠能發展受到假訊息干擾,但淨零目標一定要靠再生能源,大家必須共同面對。 日前網 […]

分類

(環境資訊中心)台灣第一份無碳電力報告:2030年可滿足全國5%用電使用八成CFE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首份分析台灣推動「全時無碳電力」(24/7 CFE)的報告出爐,這份由英國氣候非營利組織TransitionZero發布的報告指出,透過優先推動太陽光電、陸域風力及地熱,台灣可在2030年達成全國5%用電量的商業或工業用電戶使用80%的全時無碳電力,用電成本將比台電電費 […]

分類

(中央社)氣候委員會10/30召開 委員盼減碳不受關稅影響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9日電)今年7月總統府氣候委員會因豪雨事件停開,委員會委員趙家緯說,目前暫訂10月30日將開會,但尚未確定討論項目;他希望能在委員會中強調全球減碳趨勢,不應受美國對等關稅影響。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委員、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委員會預計將 […]

分類

(聯合新聞網)環團:能源兵推 應納入氣候變遷

美中台局勢升溫之際,能源安全成為國際智庫兵推熱點,能源兵推結果多半指向要求重啟核能選項,不過由五個環境團體成立的「台灣氣候行動網絡」(TCAN)也發表報告,認為外界過度將能源面向窄化為核電議題,搭配著中國軍演的訊息,反而形成對台灣社會的「混合威脅」。 TCAN認為,氣候變遷因素須納入能源兵推,無論是 […]

分類

(科技新報) 經濟部電力數據出爐,專家示警 AI 用電成未來供電最大挑戰

作者/蘇子芸 經濟部於 9 月 26 日公布《113 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預估未來十年(114~123 年)全國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僅約 1.7%。然而,AI、高速運算與半導體擴廠正推升台灣用電結構劇烈變化,外界質疑政府低估 AI 帶來的電力消耗衝擊,並在報告中避談具體預估值,恐掩蓋電網承載風 […]

分類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113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專家意見

議題背景: 經濟部於2025年9月6日公布「113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提出未來10年(114~123年)用電需求評估與電源開發規劃。報告中指出,113年電力消費因AI相關產業需求增長,傳統製造業用電呈現負成長,全年電力消費量達2,838.5億度,增幅約2.92%,「114~123 年電力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