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避「罷樑」? 四接環評展延至年底
2024-07-31 03:58 聯合報/ 記者李柏澔、邱瑞杰、吳淑君、林海/連線報導 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含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引發爭議,今原為環評補件的最後期限,然而台電趕在前天下班向環境部申請再展延五個月,補件期限延後到今年十二月卅一日止,被外界視為有意避開基隆的「拆樑」活動。環境部長彭啟 […]
2024-07-31 03:58 聯合報/ 記者李柏澔、邱瑞杰、吳淑君、林海/連線報導 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含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引發爭議,今原為環評補件的最後期限,然而台電趕在前天下班向環境部申請再展延五個月,補件期限延後到今年十二月卅一日止,被外界視為有意避開基隆的「拆樑」活動。環境部長彭啟 […]
2024-07-30 17:59 倡議編輯室 范毓雯 2023年12月,環境部公布碳費收費辦法草案,預計將在2024年正式開徵碳費,但碳費的收費制度,以及未來對國內整體經濟的影響,始終無法達成社會共識。而目前的碳費政策將透過經濟誘因,鼓勵受管制的企業提出自主減量計畫,同時提供碳洩漏係數和優惠費率等折 […]
記者 張良瑜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7/30 10:05 最後更新時間:2024/07/30 10:05 今年的地球超載日定在8月1日,這意味著從1月1日到8月1日,人類消耗了地球生態系統在整個年度內能夠再生的自然資源,而影響地球超載日的關鍵因素之一即「生態足跡」,生態足跡概念是以生物生產力土 […]
發佈時間:2024/07/24 18:33 財經中心/葉為襄、郭文海 台北報導 位在屏東的核三廠一號機,運轉40年、總計供電2780億度,但這個週六就要停機,正式走入歷史!屆時全台核電比例只剩3%,為了因應核三廠一號機的除役,台電規劃由天然氣發電的民營豐德電廠三號機,補上110萬瓩,但非核家園的公民 […]
2024年07月25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總統賴清德日前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由總統任召集人,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中央研究院長廖俊智、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擔任副召集人,推動2050淨零路徑,展開社會對話。不過受凱米颱風影響,原定7月25日召開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將延期至8 […]
作者:陳映璇 2024-07-24 核三廠一號機將於本週六(27日)停機,屆時台灣的核能發電占比將從6.3%降至3%,但工商界支持核能延役的聲音從沒停過,和碩董事長童子賢23日出席台北市電腦公會主辦、台灣玉山科技協會協辦的「迎向AI新時代——從COMPUTEX看台灣資通訊產業的下一步」會後再度談及核 […]
2024年07月16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經濟部昨(15)日公布最新電力供需報告,2023年全國用電量共2765億度,較前一年微幅下降。而因應AI產業新需求,報告以10年為期,預估至2033年全國用電平均年成長2.8%,相較去年的數字2.03%明顯上修。學者分析,面對成長的用電需求應該提 […]
2024-07-08 文‧黃昭勇 環境部7月5日召開第4次碳費費率審議會,並釋出「不同費率情境之減量成效及衝擊影響評估」報告。報告假定碳費費率從每噸100元到1000元,對總體經濟(以GDP為例)及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所造成的影響不顯著。 碳費審議委員並要求環境部,針對個別產業衝擊進行更詳細的評 […]
2024年06月27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中央氣象署預警本週(6/26-6/30)天氣「超級熱」,台北盆地與花東縱谷等地可達36°C以上。全球沸騰時代已經到來,根據歐盟EDGAR報告,2022年全球總溫室氣體排放量創下歷史最高。其中台灣貢獻了多少?25日公布的最新版「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 […]
2024-06-26 03:34 聯合報/ 記者胡瑞玲/台北報導 環境部昨發布最新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我國二○二二年淨排放量為二億六四一三萬公噸,較去年僅減少約百分之四、較基準年○○五年僅減少百分之一點七七。台大環工所兼任助理教授劉銘龍指出,溫室氣體管制目標已進入第二期,但第一期目標未達成,第二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