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發展策略

議題簡介

台灣自2016年啟動能源轉型政策以來,再生能源雖已大幅提升,但其衍生的各類爭議降低了台灣社會對再生能源發展的信心,也讓2025年原定的再生能源佔比20%的目標無法如期達成,拖延台灣整體的減煤、減碳速度。因此,需要研究能與生態及社會相容的再生能源發展機制,建立社會信任,同時加速再生能源發展,以確保及時淘汰化石能源,實現2050淨零目標。

相關文章

分類

【聯合聲明】823核三延役不同意,守護亞洲第一非核家園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與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今日(8/20)召開記者會,發布9個國際環保組織與9位國際能源學者聲援信,呼籲各方本週六核三延役公投應投下不同意票,堅守非核家園。參與此行動的組織與學者中,均強調台灣作為亞洲第一個非核國家的歷史議題。而近20封聲援信中,更就本次公投中各方關注的「核電復興是 […]

分類

多國學者共同呼籲淘汰核電:聲援非核台灣

台灣最後一座核能反應爐的40年運轉執照於今年五月到期,進入除役階段後,將於8月23日迎來馬鞍山核電廠(核三廠)是否應在「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重啟運轉的全國性公投。為提供台灣選民當前最先進的科學知識與國際能源轉型的最新資訊,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特別邀請九位能源領域的國際專家學者,就本次公投中各方關注的「核電復興是否為國際趨勢」、「老舊核電延役風險」、「核電與國安」以及「核電是否可作為氣候解方」等關鍵議題,提供其觀點供全國民眾思考。

分類

「不經濟、未復興、高脆弱,核電延役無助台灣國家安全」:「能源轉型提升國家安全」專題演講會後新聞稿

臺灣能源安全長期以來為能源政策論辯時的關鍵議題,即將舉辦的核三延役公投亦將「保留一定程度可運轉之核能發電設施,強化台灣能源供應韌性」列為四大理由之一。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於公投前夕,於8月18日下午邀請到全球知名能源專家日本再生能源研究所主席、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托馬斯・卡伯 […]

分類

陷入核復興幻覺?解析童子賢董事長的六項擁核觀點

和碩董事長、總統府氣候變遷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近年多次於公開場合表達支持核電延役與小型模組化機組(SMR)開發的立場,視其為台灣提升產業競爭力與減碳能力的可行方案。童董事長的論述自稱務實,並提出多項數據與比較。然而,這些觀點與部分國際趨勢、核能產業現況及台灣的具體條件之間,仍有進一步討論與檢證的空 […]

分類

2025 六月能源轉型新訊

【再生能源】 國際重要政策動態 0630 Solar Roadmap: United Kingdom powered by solar (泉潽) 英國政府近日公布未來10年的太陽光電發展路徑圖,規劃在2030年前須將光電裝置容量從現有的18GW提升至45–47GW(最高可達55–57GW),以實現淨 […]

分類

為何美國將無法幫助台灣建構核能新時代?

台灣最後一座商用核能反應爐為期40年的運轉執照,於5月17日到期,使該國在歷經數十年高度政治化的激辯後,達成非核家園的政策。 但馬鞍山核電廠(核三)的除役,也引發了新一輪針對核能在台灣未來能源配置中潛在角色的熱烈討論。由在野陣營掌握多數的立法院,於5月13日通過《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簡稱《核管法 […]

分類

【資訊圖表】日本錯誤的淨零解方:氨/氫混燒發電

近年來,日本積極推廣多種混燒發電技術,包括氫與天然氣、氨與煤的組合,宣稱此舉能降低火力發電廠的碳排放。 在台灣,台電去年與日本IHI、住友商事簽署「大林電廠燃煤混氨技術合作備忘錄」,致力推動混氨發電計畫,預計到2030年大林電廠將實現混氨5%的發電示範。此外,今年五月台電還計劃進行混氫15%的效率測 […]

分類

2025 五月能源轉型新訊

再生能源: 國際重要政策動態 20250520 OffshoreWIND.biz – BREAKING: Equinor Resumes Empire Wind 1 Construction as US Gov’t Lifts Stop-Work Order  美國內政部海洋能源管理局( […]

分類

(中央廣播電台)永續筆記本 – Ep126對核能公投再起的反思

來賓:NGO工作者同時也是研究者的魏揚 就在核三停機短短兩天後,立法院通過「核三延役公投案」,預計在8月23日舉行投票。支持者說是為了能源穩定,反對者則質疑這是對民主程序與永續政策的倒退,本集節目繼續邀請NGO工作者同時也是研究者的魏揚跟我們聊聊,當公投再次成為能源決策工具時,公民社會該如何應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