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分類

組筆電像拼樂高、熱水壺自己換零件 創新設計讓消費者變身修理達人

當你的手機、筆電故障了,你想過可以自己維修嗎?電子垃圾對環境造成的負擔日益嚴重,根據聯合國統計,2022年全球產生約6200萬噸電子廢棄物,預計到2030年將增至8200萬噸;並且電子垃圾產生的速度是回收的五倍。為此,不少新創公司試圖翻轉「用壞即丟」的產品設計方式,打造出可以透過維修、更換零件延長使 […]

分類

(PeoPo 公民新聞)市區公車電動化 智慧城市邁向綠色未來

標一:電動公車普及 民眾適應新變化 OS:隨著電動公車的普及,城市中也時常看見它的身影,電動公車行駛安靜平穩,也讓搭車民眾有了明顯感受。 民眾 黃小姐:「因為它車體變新,然後空間變大,車的型態是比較友善。」 STAND:隨著政府對環保減碳的重視,與科技的進步,電動公車將逐步取代,傳統的燃油公車,成為 […]

分類

2025 四月氣候調適新訊

【國際重要政策動態】 European Climate Adaptation Plan 歐洲氣候適應計畫(European Climate Adaptation Plan,簡稱 ECAP)是歐盟為應對氣候變遷而提出的政策框架,旨在協助成員國加強氣候韌性與準備工作。​該計畫預定於 2026 年下半年正 […]

分類

2025 四月地方氣候行動新訊

【國際重要政策動態】 A.朝無車城市邁進 巴黎公投贊成擴大行人徒步區 巴黎於 2025 年 3 月 23 日舉行的公投中,首次將投票年齡下調至 16 歲。​根據《The Connexion》的報導,此次公投允許 16 歲及以上的市民參與投票,然而,16 至 18 歲的年輕選民中,僅有約 300 人登 […]

分類

公民行動如何加速淨零?德國推動「漢堡未來決策」,用公民投票強化城市氣候行動

當政府淨零決心不夠積極,公民可以怎麼辦?德國漢堡市民進行名為「漢堡未來決策」(Der Hamburger Zukunftsentscheid)的公民倡議,成功收集超過10.6萬個連署,達到公民投票發起的標準,也讓城市得更積極面對淨零。 隨著氣候變遷日益嚴峻,各國加緊腳步邁向氣候中和(Climate […]

分類

2025 世界經濟論壇(WEF )重點議程側記

  【淨零轉型】 議程:State of Climate and Nature 本場講座以科技、解方和夥伴關係為主軸,討論以上三者幫助政府和企業在面對複雜性和不確定性時,提供更有力和更及時的應對措施,以應對當前正在發生的危機。 美國前副總統Al Gore指出,Climate Trace利用AI和衛星 […]

分類

(環境資訊中心)對抗「最熱一年」 環境部擬跨部會建立抗高溫對策聯盟

鍾依靜/報導 2024年創下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環境部部長彭啟明上月出席論壇時指出,今夏將推出一系列讓民眾有感的調適對策。此外,面對氣候變遷衝擊,加強脆弱族群防護,行政院在2023年核定《氣候法》,要求各縣市政府必須在一年內完成調適方案。不過環保團體認為,地方政府對於高溫、淹水等氣候風險的脆弱族群 […]

分類

(CTWANT)擺脫行人地獄惡名!政府訂定2050交通零死亡目標 學者籲3面向推動

2024-12-21 19:30 記者:中國時報蔡明亘 政府訂2050年道路交通事故零死亡目標,交通部以工程、教育、監理及執法等面向,多管齊下欲擺脫行人地獄惡名。距離零死亡願景尚有25年,學者指出,每年道路死傷逾40萬已非道安問題,成了國安問題,目前正在打一場從「車本城市」轉型為「人本城市」的仗,建 […]

分類

從COP28到COP29,地方氣候行動能否協防全球1.5°C的底線?

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危機,人們時常聚焦在國家層級的氣候承諾與政策,卻容易忽略地方氣候行動在全球對抗氣候變遷中扮演的關鍵角色。若能成功促成國家與各級地方政府(如城市、鎮、州和地區)攜手合作,將能激發出更多氣候行動的潛能,更快速且有效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提升社會面對氣候變遷的韌性。 在去年,COP28主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