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分類

碳費開徵晚、費率低、優惠多還可豁免 台灣碳定價四大驚奇對企業真的是好事?

隨著環境部陸續釋出碳費機制與相關辦法,不難發現台灣的「入門款」碳定價制度存在開徵時間晚於鄰近國家、起徵費率低於產業競爭國、免徵門檻一次給,還存在許多的「優惠」,這四大設計對企業真的是「驚喜」,或只是讓企業延緩低碳轉型,最終導致國際競爭力的下滑?

分類

碳交所首批引進在台交易的國際碳權為什麼不屬於高品質碳權?有什麼風險?

台灣碳交所引進的首批國際碳權品質堪憂,不符合國際透明度要求,且包含難以通過外加性檢驗的再生能源專案。這些碳權僅能用於自願性碳中和宣告,無法抵減碳費或歐盟CBAM。隨著國際對碳中和宣告要求提高,企業應專注實質減碳,而非仰賴低品質碳權。碳權交易應透明化,供各界監督。

分類

誠信至上:地方氣候行動反漂綠指南

誠信至上:地方氣候行動反漂綠指南 文:陳禹嫺(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原文刊登於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2023年的城市評比中,台灣僅有桃園市獲得A級,不僅少於2022年的三座、最高紀錄的2019年六座,還是2018年開始 […]

分類

如何把二氧化碳「抓」起來?對抗氣候變遷的祕密武器

CCS技術在達成淨零碳排目標上扮演重要角色,但發展速度緩慢。選址是CCS最大挑戰,可能造成環境衝擊。不同產業應有不同CCS應用順序,水泥業和直接空氣捕捉應優先。台灣雖有CCS願景,但缺乏具體規劃,應提出完善規劃並進行充分環境影響評估和社會溝通,避免CCS成為不積極減碳的藉口。

分類

臺灣應從全球盤點學習到的三堂課

COP28達成全球共識,加速擺脫化石燃料,並提出2030年前再生能源與能源效率翻倍的目標。台灣應從中學習三堂課:將2035年NDC目標納入第三期階段管制目標、訂定能源效率進步與化石燃料削減目標、確保落實公正轉型。新版NDC應回應全球盤點成果,並納入能源效率、化石燃料削減、公正轉型等具體目標與措施。

分類

德國發起「氣候俱樂部」致力於工業減碳,台灣有機會參加嗎?

德國發起「氣候俱樂部」致力於工業減碳,台灣有機會參加嗎? 文: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原文2023/12/22刊載於願景工程 德國總理蕭茲2022年擔任七大工業國(G7)峰會主席時,提出「氣候俱樂部」(Climate Club)的構想,當時他提出三大核心目標:「更有企圖且可避免碳洩漏的 […]

分類

COP首份《健康宣言》:氣候危機就是健康危機,氣候融資也必須注入公衛體系|COP28中場戰役

COP首份《健康宣言》:氣候危機就是健康危機,氣候融資也必須注入公衛體系|COP28中場戰役 文:林韋翰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助理;原文2023/12/14刊載於CSR@天下 在高溫恐頻頻破紀錄的未來,我們該如何面對愈來愈難生存的環境?極端天氣事件頻傳,不但人類生活的地景將大幅改變,氣候衝擊同時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