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簡介
相關文章
【COP28系列七】COP28工業去碳化趨勢,對台灣製造業來說意味著什麼?(上)
COP28氣候峰會聚焦工業去碳化,貿易政策成為重要工具,包含修正碳密集產業關稅及善用公共採購。重工業去碳化進展緩慢,國際組織及企業透過低碳公共採購、預購承諾等方式,推動鋼鐵業轉型至綠氫製程或使用清潔電力。COP28主席國與彭博慈善基金會啟動工業轉型加速器,德國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合作推動全球媒合平台及淨零工業夥伴關係,協助發展中國家工業去碳化。建築突破性議程則聚焦於2030年實現近零排放和氣候韌性建築。
【聯合聲明】誰在乎氣候變遷?總統候選人氣候政策見真章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公佈「2024總統氣候政見放大鏡」
今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的關注重點之一,便是要求各國實施更積極的氣候政策、加速2030年前的減碳行動。台灣面臨高度氣候風險,過去百年來的平均氣溫已上升1.4-1.6°C,且近幾年的熱浪、強降雨、缺水等極端氣候事件的次數亦持續上升,因此台灣更需積極減碳、強化氣候調適等作為。 2024年1月即將 […]
COP28首創「地方氣候行動峰會」,呼籲全球在地行動
COP28首創「地方氣候行動峰會」,呼籲全球在地行動 文: 陳禹嫺;原文2023/12/08 刊載於ESG遠見 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今年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杜拜召開。除了檢視巴黎協定以來全球進度的首次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 GST)、損失與損害基金的確立,亮 […]
【我們的島Podcast有影版@EP.92】123個國家同意再生能源增三倍,會列入共識嗎?22個國家簽署核能要再增倍?COP28到底談了什麼?|FT. 臺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
COP28氣候峰會現場觀察:擁核者請勿扭曲國際能源轉型趨勢
COP28氣候峰會重點是加速能源轉型,淘汰化石燃料。儘管有國家簽署支持核能宣言,但非大會共識,且論述依據過時資訊。國際間投資仍以再生能源為主,核能成本高且具爭議。台灣應聚焦再生能源發展,加速減碳,而非誤信擁核論述。
【遠見 ONAIR】S2 EP372/【直擊COP28】終極潔淨能源是它嗎?全球氫能熱!台灣「氫能戰略」卻與國際脫軌?ft.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 ︱杜拜COP傳真︱
從國際視野看臺灣的能源不平等與如何避免能源貧窮
能源貧窮議題涉及多重社會結構性因素,衡量方式可分為收入支出比例及家戶自我評估。西方國家常因高能源成本及房屋隔熱性差導致能源貧窮。在台灣,弱勢家庭能源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例高,租屋族、長者、失業者等都是潛在能源弱勢。台灣能源貧窮研究尚待更多資料,應在淨零轉型過程中兼顧能源正義,避免加劇不平等。
台灣百位產官學代表到COP28,該看什麼?帶什麼回國?
台灣百位產官學代表到COP28,該看什麼?帶什麼回國?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原文於11/30刊登於願景工程 距離2030年中期減碳目標,僅剩不到2600天之際,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即將展開,地點在人均排碳量名列全球前十的油氣大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
工業去碳化停滯、氣候融資達1.4兆美元卻遠不及達標所需| 全球氣候行動報告(下)|COP28中場戰役
2023全球氣候行動報告指出,鋼鐵、水泥等工業去碳化停滯,碳移除技術遠不及所需,氣候融資不足。台灣應借鏡此報告,針對各部門設定具體可追蹤的減碳指標,並關注工業轉型中的公正轉型議題,包括對環境、社區、勞工權益的影響,以確保淨零轉型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