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發展策略

議題簡介

台灣自2016年啟動能源轉型政策以來,再生能源雖已大幅提升,但其衍生的各類爭議降低了台灣社會對再生能源發展的信心,也讓2025年原定的再生能源佔比20%的目標無法如期達成,拖延台灣整體的減煤、減碳速度。因此,需要研究能與生態及社會相容的再生能源發展機制,建立社會信任,同時加速再生能源發展,以確保及時淘汰化石能源,實現2050淨零目標。

相關文章

分類

(ESG 遠見)核管法今修法通過,能為核電延役解套?賴總統究竟站哪邊?

文/黃泓瑜 立法院於13日表決通過《核管法》第六條修正案,將核電廠營運許可最長延長至20年,並取消申請延役的時段限制。此舉引發環保團體質疑「黑箱作業」,認為剝奪了核安全與核廢料處理的公開討論空間,更可能動搖「非核家園」承諾。然而,過去一年來總統賴清德在核能議題上的立場,也影響了這場修法攻防。 立法院 […]

分類

(dw)告別核電 台灣能源撐得過中國攻擊嗎?

文/周子馨 中國過去幾個月多次在台海軍演,引發對兩岸緊張局勢加劇的擔憂。今年5月,台灣最後一座運轉中的核能發電機即將除役,台灣的能源安全也成為討論話題。其中最關鍵的問題是:如果被中國封鎖,台灣能維持多久的自供電?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最後一座運轉中的核電機組核三廠2號機將在下週六(5月17日)停機 […]

分類

分散、可預測性、合作——IEA未來能源安全峰會觀察

國際能源總署(IEA)4月24~25日於倫敦舉行「未來能源安全高峰會」,超過60個政府及50家企業代表參與,峰會探討地緣政治、技術、經濟,以及傳統與新興能源安全風險。新興風險呼應時事,像是川普總統關稅戰引起的貿易變化、能源系統對極端天氣和氣候變遷的適應能力,以及技術創新和人工智慧(Artificia […]

分類

(ESG遠見)ESG台灣快訊》核三2號機將除役,台電規劃近500萬瓩掛保證供電無虞

文/黃泓瑜 ▋核三2號機將除役,台電規劃近500萬瓩掛保證供電無虞 ▋《氣候法》兩週年,環境部預告年中推碳捕捉封存管理辦法 ▋仿碳交易概念!台積電南科廠與奇美「以水換水」達成雙贏 ▋氣候變遷夾擊台灣海洋,專家警告黃魚枯竭、海保署強化鯨豚救援網 ▋點亮綠能光明燈!龍山寺率全國宮廟之先,建太陽能板年減碳 […]

分類

非核家園面臨巨大挑戰:攤開美日數據,世界真的「返核」了嗎?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於3月底排審在野黨針對《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所提出,擬放寬核電廠申請延役期限與運轉年限之修法草案。最終在朝野立委未達共識的情況下經不記名表決送出委員會,將所有版本交由院會協商。 檢視各版本的提案說明,皆以我國減碳進程、AI產業用電需求,以及全球各國核電延役之趨勢為由,認為有台 […]

分類

2025 四月能源轉型新訊

再生能源: 【國際重要政策動態】 2025/3/31 歐洲共識會議:快速且公平的再生能源與電網 [更新] 4/28 發布完整研究報告 緣起: 歐洲為實踐淨零目標,有必要大幅地部署再生能源與電網。其進度卻不如預期;主要障礙包括冗長的許可程序、政治支持不足,以及地方社區對利益分配公平性的疑慮 。地方政府 […]

分類

(TSH 台灣永續棧)淨零之道,綠能再生——臺灣的淨零轉型路徑與關鍵技術發展

作為探碳系列課程的開篇,在深入探討黃綠藍碳的概念、方法學,或是與產業的連結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碳」背後的基本知識。包括能源產業在碳轉型中扮演的角色?臺灣的淨零路徑圖與科技展望目前是如何勾畫?臺灣該如何借鑑國際經驗,找到最符合本土需求的能源發展模式?為了釐清這些核心問題,TSH特別邀請國立臺灣大學氣 […]

分類

太陽能不是農業的敵人!借鑑農電共生國際趨勢,台灣如何發展本土模式?

近日,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在民眾黨國家治理學院發表「如果2035年100%用太陽能板發電來滿足台灣電力需求,大約需要12個台北市面積來蓋太陽能板」、「台灣哪來的土地,只會摧毀農業!」等言論,再次引發公眾討論、擔憂綠能發展威脅糧食安全。 然而,此論述不僅基於錯誤假設而誇大土 […]

分類

(Reccessary)川普對等關稅》對美擴大採購6.5兆,台美能源如何合作?電動車、地熱都是選項

作者:莊閔茜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經濟部長郭智輝指出政府部門將擴大對美採購,10年內可以採購2,000億美元(約新台幣6.5兆元)以平衡貿易順逆差,但除了石油與天然氣,台美在能源領域還有哪些合作契機?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認為,擴大電動車採購、地熱合作等都是解方,除了有助氣候減碳,還能平衡 […]

分類

(環境資訊中心)AI資料中心用電至2030年成長一倍 台灣準備好了嗎?

李蘇竣/文 國際能源署(IEA)10日發布報告指出,全球資料中心的用電需求至2030年將成長一倍,約占全球用電量3%。隨著Google等大廠陸續在台設立資料中心,國內學者建議,台灣應預先建立資料中心用電準則,透過政策引導資料中心參與新的綠電開發。 AI資料中心用電2030年將翻倍 相當於日本全國用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