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中心)拚經濟拚到地球超載 學者倡「棄成長」務實追求福祉經濟
2023年08月04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8月2日是今年的「地球超載日(Earth Overshoot Day)」,代表人類已透支今年度的地球資源。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學者於當天舉辦論壇指出,追求GDP成長的拚經濟思維,導致大量消耗地球資源,呼籲台灣政府淘汰GDP成長率目標,思考如紐 […]
2023年08月04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8月2日是今年的「地球超載日(Earth Overshoot Day)」,代表人類已透支今年度的地球資源。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學者於當天舉辦論壇指出,追求GDP成長的拚經濟思維,導致大量消耗地球資源,呼籲台灣政府淘汰GDP成長率目標,思考如紐 […]
超越物質成長,走向福祉經濟:治理架構該如何翻轉? 文:林韋翰(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研究員);原文於7月26日刊登於環境資訊中心 一、福祉經濟的概念 從二戰後至今,追求GDP成長作為單一目標的經濟模式,對於環境、社會都造成極大的衝擊,因此招致許多的批評。近年來,許多政府、學者、決策者開始重新定義何 […]
本文探討超越GDP的社會福祉衡量指標。過去30年來,國際上已提出許多替代GDP的指標,如人類發展指標、永續經濟福祉指標等。研究發現GDP成長並不等同於社會進步,甚至可能犧牲環境、分配等福祉。台灣的綠色國民所得帳低估環境外部成本,福祉衡量指標也存在不足。國際上已將超越GDP納入政策議程,台灣應重新檢討現行指標,開啟超越GDP的討論。
本文探討GDP作為經濟指標的侷限性,指出其未考慮無酬勞動、環境成本及分配不均等問題。超越GDP運動倡議以更全面的指標衡量社會福祉,如人類發展指標等。國際組織如聯合國已將此納入政策議程,台灣也應正視此趨勢,重新檢視現行指標,並思考如何以更全面的角度評估社會進步與福祉。
本文探討「棄成長」運動的興起,強調其並非否定經濟發展,而是呼籲重新思考成長的意義。文章指出,傳統的經濟成長模式已無法應對氣候危機,過度追求GDP成長可能導致資源耗竭和環境破壞。棄成長運動提倡縮減生產消費、減少工時、推動綠色稅收等政策,以實現社會福祉的提升和環境永續。
隨著政治領袖們在歐洲議會舉行第二次會議,討論如何「走出成長」的模式,我們以下簽署者,包括學者和民間組織,認為地緣政治危機是一個機會,可以撤離對社會和生態有害的增長競爭,轉而擁抱基於福祉提升的合作。 目前沒有任何實證基礎表明可以全球性地將經濟成長與環境壓力足夠地脫鉤。高收入國家追求無限經濟成長是一個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