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中心)不只有回饋金一途! APEC通過公正能源轉型原則 學者籲台灣積極應對
2023年08月21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第13屆能源部長會議15~16日於美國西雅圖召開,全體會員國一致同意通過「APEC公正能源轉型原則」,呼籲各國制定能源轉型政策時應考量社會各面向的公平與福利。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指出,這是APEC第一次提出公正 […]
2023年08月21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第13屆能源部長會議15~16日於美國西雅圖召開,全體會員國一致同意通過「APEC公正能源轉型原則」,呼籲各國制定能源轉型政策時應考量社會各面向的公平與福利。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指出,這是APEC第一次提出公正 […]
今年一月,《氣候變遷因應法》三讀通過,明訂台灣應於2050年前達成淨零排放目標。製造業部門排碳量占全國五成以上,因此產業排碳大戶是否積極響應政策宣示投入淨零轉型,是國家淨零目標能否達成的重要指標。然而根據金管會公開的上市櫃公司填報之減碳承諾,目前僅有7%上市櫃公司承諾淨零,多數企業仍在觀望是否要開始 […]
氣候變遷加劇,城市成為氣候風險熱點。調適策略能降低氣候衝擊,但常面臨治理、資金等限制。IPCC報告強調城市應從城市規劃、基礎建設、自然方案及社會系統進行全面調適。台灣城市多為已確立且緊密型,可參考國際經驗推動智慧交通、再生能源等調適措施。中央地方需合作,強化治理、資金、監測評估、技術創新等有利條件,並納入鄉村地區,以提升整體氣候韌性。
2023年08月04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8月2日是今年的「地球超載日(Earth Overshoot Day)」,代表人類已透支今年度的地球資源。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學者於當天舉辦論壇指出,追求GDP成長的拚經濟思維,導致大量消耗地球資源,呼籲台灣政府淘汰GDP成長率目標,思考如紐 […]
IPCC為城市減緩氣候變遷提供行動指南,強調跨空間、跨部門的系統性轉型,包含城市與基礎建設、能源、土地與糧食、工業及社會制度五大面向。城市可透過政策、空間規劃、資金、科技創新及行為改變等方式實現轉型。台灣城市多為已確立且緊密型,可參考國際經驗,推動MaaS、屋頂光電義務、市民參與等措施。中央地方需合作,並建立長期治理及跨部門溝通,以加速淨零轉型。
企業氣候轉型計畫是實現1.5°C目標的路線圖,強調前瞻性、可量化目標、全面性、整合性、當責性、靈活性。計畫應包含減排策略、治理與商業策略整合、公共政策參與及公正轉型四大面向。目前僅少數企業的計畫符合CDP標準,多數企業在財務規劃、減排目標及公共政策參與方面表現不佳。企業應積極改善,以強化氣候韌性並提升競爭力。
臺灣碳排放階級不平等:現狀分析與政策挑戰 文:趙家緯(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本文於7月18日刊載於台灣永續棧 氣候不平等的現狀分析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第六次評估報告(AR6)中,強調公正轉型的重要性,並在附件中明確定義公正轉型乃是「一套旨在確保從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過 […]
2023 年 07 月 15 日 文/TCAN 研究小組成員 利祐任 前言 2050淨零轉型已是全球共識,國際上人行道與腳踏車專用道做為交通排碳轉型核心策略;台灣陷入甚麼困境? 不論是美國運輸與發展政策研究所(ITDP)多個報告,例如:自行車專用道保護氣候、緊湊型城市場景-電氣化;還是OEC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