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轉型

議題簡介

國家發展委員會於2022年提出「淨零十二項戰略」作為台灣邁向2050年淨零碳排的政策工具,如:氫能、運具電動化、節能措施等等。前述政策工具之進展需持續追蹤並檢視其效益,確保台灣淨零轉型路徑得以落實。

相關文章

分類

【聯合聲明】碳費五百好價格,企業責任不打折

環境部今日(2024年3月15日)下午4點,將召開台灣首次的碳費費率審議會,預計將與有關機關、專家學者、民間團體等代表,初步討論未來碳費審議程序,將牽動台灣發展路徑。 在2050年全球淨零排放的國際趨勢下,碳費徵收乃基於「污染者付費」的原則,讓高碳排企業[1]負起應有的環境責任,重視經濟發展過程中被 […]

分類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台灣若加入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的可能影響」專家意見

2024-03-13 議題背景: 今(3/12)日立法院副院長與跨黨派立委代表參加「亞洲太平洋國會議員聯合會」(APPU)。APPU通過議案,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如果真的成功加入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國家,對台灣的氣候政策或氣候變遷研究有哪些幫助或挑戰呢?又若如 […]

分類

碳費開徵晚、費率低、優惠多還可豁免 台灣碳定價四大驚奇對企業真的是好事?

隨著環境部陸續釋出碳費機制與相關辦法,不難發現台灣的「入門款」碳定價制度存在開徵時間晚於鄰近國家、起徵費率低於產業競爭國、免徵門檻一次給,還存在許多的「優惠」,這四大設計對企業真的是「驚喜」,或只是讓企業延緩低碳轉型,最終導致國際競爭力的下滑?

分類

碳交所首批引進在台交易的國際碳權為什麼不屬於高品質碳權?有什麼風險?

台灣碳交所引進的首批國際碳權品質堪憂,不符合國際透明度要求,且包含難以通過外加性檢驗的再生能源專案。這些碳權僅能用於自願性碳中和宣告,無法抵減碳費或歐盟CBAM。隨著國際對碳中和宣告要求提高,企業應專注實質減碳,而非仰賴低品質碳權。碳權交易應透明化,供各界監督。

分類

(環境資訊中心)《氣候法》上路週年促氣候主流化 還有5子法未完成

2024年02月16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2023年2月15日我國公告實施《氣候變遷因應法》(簡稱氣候法),於昨(15)日上路滿一週年。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總監趙家緯評點,這一年的進度「不如預期」,但已可從台灣社會的討論中看見「氣候主流化」的修法效果。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則表示,12項優先子法目 […]

分類

誠信至上:地方氣候行動反漂綠指南

誠信至上:地方氣候行動反漂綠指南 文:陳禹嫺(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原文刊登於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2023年的城市評比中,台灣僅有桃園市獲得A級,不僅少於2022年的三座、最高紀錄的2019年六座,還是2018年開始 […]

分類

2024年一月淨零轉型新訊

2024年一月淨零轉型新訊 【報告分析摘譯】 美國「清潔氫稅收抵免指南」分析摘譯 (by韋翰) How Clean Will US Hydrogen Get? Unpacking Treasury’s Proposed 45V Tax Credit Guidance | Rhodium Group […]

分類

【聯合聲明】2024總統氣候政見放大鏡 針對三黨總統候選人氣候政見 最終總評

  三黨總統候選人於三場政見發表會以及辯論會中,均有提及氣候變遷與淨零排放之議題,台灣氣候行動網絡肯定三黨總統候選人於選前一週,皆針對「氣候政見放大鏡」比較結果與建議,提出正式回應。在此回應中,原未提出2030年減量目標、碳定價、公民參與的候選人,均有增補其政見。台灣氣候行動網絡依據選舉官網、政見發 […]

分類

【聯合聲明】2024總統氣候政見放大鏡 針對電視辯論會檢視評論 遺憾氣候政見未成辯論焦點 面對2050淨零轉型應更積極

經歷三場電視政見發表會後,12月30日是總統大選由11家媒體合辦、在公視製播的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會,也可以說是三位候選人最後一次正式交鋒。台灣氣候行動網絡已於「總統氣候政見放大鏡」網站(https://tcan2050.org.tw )陸續提出對於三次政見發表會的評論,期望更多選民能一同瞭解未來總統 […]